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我轩,为唐主敬贡士赋赏析

寄我轩,为唐主敬贡士赋

元末明初 · 张昱
人世有生皆我寄,看来造物亦儿戏。
身为蝴蝶何关梦,饭熟黄粱自有时。
形影不烦相赠答,死生同是一希夷。
浊醪到手能成醉,此趣陶潜或可知?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梦幻性质的深刻理解。首句"人世有生皆我寄"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漂泊感,仿佛一切都在世间流转中寄寓。"看来造物亦儿戏"则暗示了生命的轻盈与造物主的玩世不恭,生命如同一场孩童的游戏。

"身为蝴蝶何关梦"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个体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暗示人生如梦,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饭熟黄粱自有时"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命运的安排,即使身处富贵,也无法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形影不烦相赠答,死生同是一希夷"表达了诗人看淡生死的态度,认为无论形体存在与否,生与死都同样虚无飘渺。"浊醪到手能成醉"借酒浇愁,寻求片刻的解脱,诗人认为这种超脱的乐趣或许只有陶渊明这样的隐逸之士才能真正体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世沧桑和生命无常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词语解释

不烦的意思:(1).无须烦劳。《荀子·彊国》:“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南史·宋武帝纪》:“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公慨然曰:‘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断不烦诸君曲笔。’后果殉难。”(2).不急躁。《文选·宋玉<高唐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李善 注:“不烦,不躁也。”(3).不烦冗。《淮南子·主术训》:“法省而不烦。” 高诱 注:“烦,多也。” 宋 龚鼎臣 《东原录》:“然 秩 ( 刘秩 )书太略, 白 ( 宋白 )书太...

到手的意思:指得到、取得、获得某物。...

儿戏的意思:[释义](名)像小孩子那么闹着玩儿,比喻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不认真。 [构成]偏正式:儿(戏  [例句]视同儿戏。(作宾语)...

蝴蝶的意思:◎ 蝴蝶 húdié[butterfly]。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构成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某些身体细长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双翅...

看来的意思:◎ 看来 kànlái[it appears;it looks as if] 粗略地判断他的脸看来几乎是灰色的◎ 看来 kànlái[seemingly] 就所能看到或判定的范围来说现在看来事情没有那么糟,你说呢...

可知的意思:见“ 可知道 ”。...

人世的意思:[释义](名)人间。也说人世间。 [构成]偏正式:人(世 [例句]他已不在人世。(作宾语)[同音]人士、人事、人氏...

死生的意思:...

希夷的意思:(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

形影的意思:形影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形体和影子都存在,形容人或物体的形状、形态和姿态非常相似。...

有时的意思:(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

有生的意思:◎ 有生 yǒushēng[human being] 有生命者,指人类有生之初。——清· 黄宗羲《原君》...

造物的意思:◎ 造物 zàowù(1) [the divine force that created the universe]∶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2) [good luck]∶指运气;造化...

赠答的意思:◎ 赠答 zèngdá[present each other with gifts, poems, etc.] 互赠礼物、诗歌等...

浊醪的意思:浊酒。 晋 左思 《魏都赋》:“清酤如 济 ,浊醪如 河 。” 唐 韦应物 《效陶彭泽》诗:“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家有浊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宾,奈何!”参见“ 浊酒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