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其二)
年代已随川上水,文光无复斗间虹。
黄埃赤日遮平地,高石层阴起半空。
昨暮维舟西渡口,濯缨犹胜抗尘容。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其二)》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怀旧的画面。首句“荒榛满目故儒宫”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衰败,昔日儒家学宫如今被丛生的野草覆盖,显得荒芜。次句“忆昔风雩乐趣同”则回忆起往昔在风雩(古代为祈雨举行的祭祀活动)时与朋友共享的乐趣,形成鲜明对比。
“年代已随川上水”表达时间流逝之快,如同江水东流,一去不返。而“文光无复斗间虹”则暗示了学术文化光辉不再,如彩虹般短暂消失。接下来,“黄埃赤日遮平地,高石层阴起半空”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尘土蔽日,阴霾笼罩,暗喻世事变迁,人心不古。
最后两句“昨暮维舟西渡口,濯缨犹胜抗尘容”以舟行之事收束,诗人感慨即使昨日还在西渡口,洗濯冠缨的动作也比抗拒世俗尘埃的艰难要显得清新脱俗。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和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寓含着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惋惜之情。
词语解释
半空的意思:◎ 半空 bànkōng(1) [air]∶空中悬在半空从半空中跳下(2) [empty] ∶瘪;不充实半空着肚子(3) [blighted peanuts](半空儿) 〈方〉∶指较小的不饱满的花生...
层阴的意思:(1).指密布的浓云。 唐 李商隐 《写意》诗:“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宋 文同 《欲雪》诗:“山城蔽层阴,晚照空外灭。”(2).喻幽深。 元 袁桷 《城南亭》诗:“似闻城南亭,层阴絶尘闤。”...
尘容的意思:尘俗的容态。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唐 卢纶 《得耿湋司法书因呈河中郑仓曹畅参军昆季》诗:“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赤日的意思:(1).红日;烈日。 唐 杜甫 《晚晴》诗:“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照耀从西来。” 宋 王安石 《元丰行示德逢》:“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水浒传》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2).比喻天子。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 仇兆鳌 注:“天子所浴,故比之赤日也。”...
渡口的意思:[释义](名)有船或筏子摆渡的地方。也说渡头。 [构成]偏正式:渡(口...
风雩的意思:《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浴乎 沂水 之上,风凉於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而归夫子之门。”后即借“风雩”表示不愿仕宦之志。 明 何景明 《送阙郡博》诗:“石磬古堂时自发,风雩春服暮同归。城中往来多冠盖,名教无言乐地稀。”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盖 孔 门诸子尝言志矣。 点 独不愿仕也,浴 沂 风雩、鼓瑟咏歌以适其意。”...
高石的意思:高大的假山石。 唐 王建 《题元郎中新宅》诗:“买来高石虽然贵,入得朱门未免贫。” 唐 孟郊 《送豆卢策归别墅》诗:“短松鹤不巢,高石云不栖。”...
高石的意思:高大的假山石。 唐 王建 《题元郎中新宅》诗:“买来高石虽然贵,入得朱门未免贫。” 唐 孟郊 《送豆卢策归别墅》诗:“短松鹤不巢,高石云不栖。”...
黄埃的意思:[释义](名)〈书〉发黄的尘土。 [构成]偏正式:黄(埃 [例句]黄埃满天。(作主语)...
荒榛的意思:(1).杂乱丛生的草木。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峥嶸。” 唐 孟郊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诗:“品松位何高,翠宫没荒榛。”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序》:“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2).引申为荒芜。《旧唐书·哀帝纪》:“ 洛城 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
抗尘的意思:奔走尘世。 宋 王安石 《上集贤相公启》:“为吏 南州 ,抗尘末路。”参见“ 抗尘走俗 ”。...
乐趣的意思:[释义](名)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工作的~是无穷的。(作主语) [构成]偏正式:乐(趣...
满目的意思:◎ 满目 mǎnmù[eyeful] 充满视野琳琅满目...
年代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时代。庄稼人都能当代表;这真是到了人民当家的年代啦!(作宾语) (2) (名)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十年;如1970…1979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构成]偏正式:年(代...
平地的意思:◎ 平地 píngdì[flatland] 高度上无显著变化的陆地◎ 平地 píngdì[level the ground] 平整土地...
儒宫的意思:古代官立学校。《陈书·儒林传·沉不害》:“至是国学未立, 不害 上书曰:‘……宜其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紆迹儒宫,选公卿门子,皆入于学。’”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命守 高平 ,命副儒宫。朱衣银鱼,象服以崇。”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学名额表》:“建置学舍数十厦,面势显敞,允为儒宫。”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本朝钦定诸书》:“列圣万几之暇,乙览经史,爰命儒臣选择简编,亲为裁定,颁行儒宫。”...
上水的意思:◎ 上水 shàngshuǐ(1) [feed water to a steam engine, radiator (of an automobile) etc.]∶给火车、汽车等加水 (2) [up river]∶逆流而上上水船(3) [heart, liver and lung of livestocks] 〈方〉∶供食用的牲畜的心、肝、肺...
石层的意思:重迭的石头;石级。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 严陵滩 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前蜀 韦庄 《梁氏水斋》诗:“看蚁移苔穴,闻蛙落石层。” 宋 赵师秀 《岩居僧》诗:“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濯缨的意思: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维舟的意思:(1).古代诸侯所乘之船。维连四船,使不动摇,故称。《尔雅·释水》:“天子造舟,诸侯维舟。” 郭璞 注:“维连四船。”(2).泛指帝王贵族所乘之船。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六龙齐軫御朝曦,双鷁维舟下緑池。”(3).系船停泊。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居人行转軾,客子暂维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皇舅墓》:“维舟上读半磨灭,使君乃缘戚里恩。”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望见有石壁甚峭峻,维...
文光的意思:(1).错杂的波光。 唐 李贺 《竹》诗:“入水文光动,抽空緑影春。”(2).绚烂的文采。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李翰林》曲:“五花马三春帝乡,千金裘万丈文光。”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 赤嵌 城高海色黄,乍销兵气变文光。”(3). 西汉 文帝 和 东汉 光武帝 的合称。《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鉴 武 穆 ,宪 文 光 。” 李周翰 注:“ 文帝 、 光武 为宪法也。”...
无复的意思:(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