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西樵送王说作赏析

西樵送王说作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相送已惆怅,清溪更乱鸣。
未穷生死理,难了别离情。
细草秋无路,长林晓有声。
不须今夜月,还似昨宵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西樵送王说作》。诗中描绘了在西樵山下送别友人王说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生命的哲思。

首联“相送已惆怅,清溪更乱鸣”开篇即点出送别的哀伤情绪,清溪潺潺,似乎也在为离别而哀鸣,增加了离别的凄凉氛围。颔联“未穷生死理,难了别离情”表达了对生死与离别的深刻思考,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别离的不可避免,情感深沉而复杂。

颈联“细草秋无路,长林晓有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环境氛围。秋天的细草覆盖着小径,似乎连路都变得模糊不清,象征着未来的道路充满未知;而远处的长林在清晨传来的声音,则像是友人在远方的呼唤,既温暖又遥远。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尾联“不须今夜月,还似昨宵明”以月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相聚与离别循环往复的感慨。即使今夜的月光不如昨夜明亮,但月轮依旧,象征着友情和记忆的永恒。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远。

综上所述,《西樵送王说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融入了对生命、离别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