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唐 · 杜甫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注释
令弟:我的弟弟。尚:仍然。
苍水使: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弟弟的职务。
名家:有名望的家庭或人物。
杜陵人:指杜陵地区的人,这里代指有声望的人。
比来:最近。
相国: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兼安蜀:同时治理蜀地。
归赴:返回。
朝廷:中央政府。
已入秦:已经进入秦国境内。
舍舟:离开船只。
策马:骑马。
论兵地:讨论军事策略的地方。
拖玉腰金:形容富有,腰间挂着贵重的玉佩,身上带着金银。
莫度:不要度过。
清秋:清凉的秋天。
吟蟋蟀:吟唱关于蟋蟀的诗。
黄阁:古代高级官员的住所,这里指高官职位。
画麒麟:比喻被授予高位,如麒麟般尊贵。
翻译
我的弟弟仍然担任着苍水使的职务,名家之中无人能出杜陵人之辈。最近相国同时治理着蜀地,他已经返回朝廷进入秦国境内。
在船上讨论军事策略的地方,他以英勇报效国家,腰挂玉佩,满载金银。
不要度过这清冷的秋天,只顾吟咏蟋蟀之声,应尽早期待他被任命为高官,如麒麟般显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一种亲情与公务交织的情景。开篇“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两句,表达了对兄弟担任官职的自豪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己家族的骄傲。
接着,“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两句,描述了兄弟在外执行公务的情形,可能是前往四川(蜀地)处理国家事务,并且已经回程,进入关中地区(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急迫的军事行动场景,兄弟可能需要换乘交通工具,从船转向马,以讨论军事布局为要务,通过珍贵的玉器和黄金来表达对上级的汇报或是对自己使命的忠诚。
最后,“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两句,则是一种诗意的抒发。诗人劝诫兄弟不要过于沉迷于清秋时节的蟋蟀之声,而是提前听闻了皇宫(黄阁)中对稀有动物麒麟的绘画,这可能象征着一种吉祥如意或是政治上的顺利。
整首诗通过对兄弟公务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期待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