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金陵相公赴镇二首(其一)赏析

金陵相公赴镇二首(其一)

宋 · 宋祁
代邸横庚佐,商岩梦弼才。
萧公左右手,轩老上中台。
利见攀龙后,重明捧日来。
聊持枢柄族,旋运一陶坯。
师石兼为砺,形盐本和梅。
树容他语答,车问少阳回。
丕绩推时乃,宸歌续喜哉。
陈平安注意,邓禹退无猜。
焘社南邦重,轻裘太府开。
舍装宁晚计,行复坐公槐。

注释

庚佐:才华横溢的人。
弼才:辅佐的才能。
萧公:重要人物。
轩老: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攀龙:比喻追随权贵。
重明:光明的象征。
枢柄:权力核心。
陶坯:未经雕琢的陶土。
砺:磨刀石。
形盐:比喻艰难环境中的坚韧。
少阳:东方,早晨的太阳。
回:询问。
丕绩:伟大的业绩。
宸歌:皇帝的歌曲。
陈平安:人物名。
邓禹:历史人物,辅佐刘秀建立东汉。
焘社:国家的荣耀。
轻裘:轻便的皮衣。
舍装:放下行李。
公槐:官署前的槐树,象征官位。

翻译

代邸有才华横溢的庚佐,商岩之梦中显现出弼才的影子。
萧公如同左右手,轩老登上中枢高位。
在利见的引导下,如同攀附龙尾,重明捧着太阳而来。
暂且执掌权柄,如同转动陶土,塑造未来。
师石既是磨砺,形盐本就与梅子相融。
树木静待他人的言语回应,车轮询问着少阳的方向。
伟大的功绩顺应时代潮流,皇上的歌声充满喜悦。
陈平安谨慎行事,邓禹退出而不疑虑。
南方邦国因他而加重荣光,太府的大门因轻裘而敞开。
放弃旅途准备,行止于公槐之下,或许晚些也不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宋祁所作,名为《金陵相公赴镇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词汇使用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官员离别时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中“代邸横庚佐,商岩梦弼才”两句,用了比喻手法,将人比作山川,表达了对朋友才华和品格的高度赞扬。“萧公左右手,轩老上中台”则描绘了一种宴席间的欢聚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利见攀龙后,重明捧日来”两句,通过对古代仙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能够如同神仙般地高瞻远瞩、洞察先机的期许。“聊持枢柄族,旋运一陶坯”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扬的情怀。

“师石兼为砺,形盐本和梅”两句,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品格坚韧不拔以及谦逊如同梅花一般的赞美。“树容他语答,车问少阳回”则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丕绩推时乃,宸歌续喜哉”两句,通过对古代乐府诗的引用,表达了对于友情能够如同传统佳作般传颂后世的美好愿望。“陈平安注意,邓禹退无猜”则描绘了一种君子之交、心胸坦荡的情谊。

“焘社南邦重,轻裘太府开”两句,用了对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对于友情能够跨越时空、坚不可摧的美好祝愿。“舍装宁晚计,行复坐公槐”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自在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巧妙借用,以及对朋友才华和品格的高度评价,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够与诗中的人物共同经历那份离别时的哀愁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