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碧霞宫宏丽甲天下其后玉皇阁高寒特立环以大河东望淮海莽苍无际余维舟其下登临竟日恍然驭风遗世之想为赋二首(其一)
明 · 胡应麟
积翠中天势欲翔,分明台殿到扶桑。
云霞上下飞丹壁,日月东西抱画梁。
座里黄河千舶聚,毫端沧海一杯长。
祗今谁识宣城句,搔首骑龙入大荒。
云霞上下飞丹壁,日月东西抱画梁。
座里黄河千舶聚,毫端沧海一杯长。
祗今谁识宣城句,搔首骑龙入大荒。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宝应碧霞宫的壮丽景象,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座宫观的宏伟与壮观。首联“积翠中天势欲翔,分明台殿到扶桑”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将碧霞宫的建筑群比作欲飞向天际的翠绿山峦,与东方的日出之地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接着,“云霞上下飞丹壁,日月东西抱画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宫观内外的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和谐统一。云霞在宫墙之上飞舞,日月似乎围绕着精美的画梁旋转,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座里黄河千舶聚,毫端沧海一杯长”则通过对比黄河与大海,展现了宫观所处地理位置的辽阔与壮美。黄河边停泊着众多船只,而诗人以“一杯长”形容大海,既体现了对大海广阔无垠的赞叹,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祗今谁识宣城句,搔首骑龙入大荒”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墨客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诗人仿佛骑着龙,穿越时空,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大荒世界,寻求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宝应碧霞宫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