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寒夜曲四首(其三)赏析

寒夜曲四首(其三)

明 · 皇甫涍
寒切雕窗透锦茵,残更望断履綦尘。
空闺不恨飞霜夜,总使春来益黯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涍的《寒夜曲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深秋寒夜的画面。首句“寒切雕窗透锦茵”通过“寒切”和“雕窗透锦茵”展现了室内冷寂而华美的环境,窗外的寒冷穿透了精致的窗户,映入了锦茵(锦绣的垫子),暗示着主人公独处的孤寂。

次句“残更望断履綦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主人公在深夜里凝视着地面,期待着亲人的归来,但只见尘埃覆盖,不见人踪,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等待的落寞。“履綦尘”即足迹上的尘土,象征着久未归来的期盼。

后两句“空闺不恨飞霜夜,总使春来益黯神”揭示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虽然表面上说不怨恨这飞霜之夜,但春天的到来反而让她的内心更加黯然神伤,因为春天本是万物复苏、亲人团聚的好时节,而她却只能独自承受思念的煎熬。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寒冷冬夜中的孤独与期待,以及春日来临也无法驱散的哀愁,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内涵。

词语解释

残更的意思: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 唐 沉传师 《寄大府兄侍史》诗:“积雪山阴马过难,残更深夜铁衣寒。” 宋 刘克庄 《风入松·癸卯至石塘迢和十五年前韵》词:“残更难睚抵年长,晓月凄凉。” 明 顾梦游 《乙酉除夕》诗:“壮心真共残更尽,泪眼重将旧历看。”...

飞霜的意思:(1).降霜。 晋 张协 《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於 燕 地。” 李善 注:“《淮南子》曰: 邹行 尽忠於 燕惠王 , 惠王 信譖而繫之, 邹子 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吴梅 《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五:“西曹铸就飞霜狱,十二金牛挽不来。”(2).犹飞白。 唐 王昌龄 《箜篌引》:“摇笔飞霜如夺鉤,鬼神不得知其由。”参见“ 飞白 ”。(3...

锦茵的意思:(1).锦制的垫褥。《文选·潘岳<寡妇赋>》:“易锦茵以苫席兮,代罗幬以素帷。” 刘良 注:“茵,褥也……言居夫丧,故以苫席易锦褥。” 唐 杜甫 《丽人行》:“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宋 陆游 《满江红》词:“金鸭微温香縹渺,锦茵初展情萧瑟。”(2).喻指芳草。 前蜀 韦庄 《小将张彦射虎歌》:“草际旋看委锦茵,腰间不更抽白羽。”...

空闺的意思:谓丈夫外出,妻子寂寞独居之处。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一:“环情倦始復,空闺起晨装。” 唐 骆宾王 《荡子从军赋》:“征夫行乐践榆溪,倡妇衔怨守空闺。”...

履綦的意思:(1).足迹,踪影。《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婕妤》:“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 颜师古 注:“言视殿上之地,则思履綦之迹也。” 南朝 齐 王融 《有所思》诗:“宿昔梦颜色,阶庭寻履綦。”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四:“缅山川之履綦,邈音书而飞越。”(2).指鞋上的带子。 明 何景明 《寡妇赋》:“纷履綦之委弛兮,琴瑟偃而不张。”...

霜夜的意思:结霜的夜晚;寒夜。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霜夜流唱,晓月升魄。” 宋 苏轼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明年诗客来弔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宋 晁补之 《虞美人·羊山饯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词:“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

望断的意思:[释义](动)〈书〉向远处望直到望不见了。 [构成]动补式:望〈断 [例句]望断天涯路。(作谓语)...

总使的意思:纵使。总,通“ 纵 ”。 宋 程垓 《八声甘州》词:“总使 梁园 赋在,奈 长卿 、老去亦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