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彦容韵(其一)
马蹄一蹙燕地裂,毡裘尚拂阴山雪。
将军表请愿出师,壮士挥戈惟恐迟。
武成才试二三策,黍离已见闵周诗。
纵横门外豺狼路,我老此身无著处。
君不见平淮十万兵,犹向襄阳守朱序。
鉴赏
这首诗《和秦彦容韵(其一)》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养贤列鼎手自烹,燮调元化和如羹”,以烹饪比喻治理国家,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和谐协作来推动国家的发展。这种比喻既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也暗示了治理国家需要的精细与和谐。
接着,“马蹄一蹙燕地裂,毡裘尚拂阴山雪”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马蹄踏过之处,大地仿佛裂开,北方的游牧民族仍在冰雪覆盖的阴山地区活动,预示着战争的持续与边疆的动荡。
“将军表请愿出师,壮士挥戈惟恐迟”则直接点明了军队的行动与将领的决心,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国家面临的危机。
“武成才试二三策,黍离已见闵周诗”两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策略的思考与担忧。武王伐纣后,曾有“武成”之歌,而“黍离”则常用来表达对国家衰败的哀叹。这里暗含了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深关切。
最后,“纵横门外豺狼路,我老此身无著处”一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面对动荡时局的无奈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对和平与稳定社会的渴望。
“君不见平淮十万兵,犹向襄阳守朱序”则以历史事件为引,提醒人们即使在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也可能因为领导者的决策失误而导致失败。这不仅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当下时局的警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战争、个人命运以及历史教训的思考与忧虑,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豺狼的意思:◎ 豺狼 cháiláng(1) [jackals and wolves]∶豺和狼(2) [cruel and evil people]∶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成才的意思:见“ 成材 ”。...
出师的意思:[释义](1) (动)(徒工)期满学成。 (2) (动)〈书〉出兵打仗;用于书面语。 [构成]动宾式:出|师 [例句]我们这次出师不利。(作主语)[同义]出兵[反义]班师...
地裂的意思:(1).由于地壳变动而土地开裂。《后汉书·和帝纪》:“秋七月乙巳, 易阳 地裂。”《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 绍兴 ﹞十三年三月,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弘治 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大风,西山水发,山崩地裂, 西湖 溢。”(2).土地的裂缝。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鵠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调元的意思:(1).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 唐 李益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诗:“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 元 柳贯 《江浙行省左右司题名序》:“夫自建官以来,由是而调元揆路,执法南端者,代不乏人。”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调元归保傅,预政戒中涓。”(2).调理元气。 李东阳 《孝宗皇帝御书赞》引 明孝宗 《静中吟一绝》:“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红楼梦》第八十回:“ 王一贴 道:‘若问我的膏药……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
二三的意思:(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
横门的意思:(1).栅栏门;营门。亦特指守门军吏。《尉缭子·分塞令》:“吏属无节,士无伍者,横门诛之。”案,此为横门守门军吏之省。(2).方言。旧时 江 南一带对媵妾之称。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古所谓媵妾者……而 浙 人呼为贴身,或曰横牀。 江 南又云横门,尤为可笑。”(3).喻非正当途径。门,门路。 欧阳山 《苦斗》四四:“县里那教育局长一缺,他把 何守仁 三番五次地推荐,始终不见揭盅,今天听说 何五爷 有横门可走,特地来看看虚实。”汉 代 长安 城北西头的第一门,是通向 西域 的大道。《汉书·西域传上...
挥戈的意思:指挥着战争,用兵器扬威。...
将军的意思:[释义](1) (动)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2) (动)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名) (3) (动)将(jiànɡ)级军官。 (4) (动)泛指高级将领。 [构成]动宾式:将|军 [例句]他是军队中的一位老将军。(作宾语)...
列鼎的意思:谓陈列置有盛馔的鼎器。古代贵族按爵品配置鼎数。《孔子家语·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唐 王维 《寓言》诗:“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水浒传》楔子:“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裀而卧,列鼎而食。” 明 刘基 《会稽张氏春晖堂》诗:“列鼎未酬欢,倚门已生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四章第二节:“ 春秋 初年的 三门峡 上村岭 虢国 墓葬中,从 太子元 以下的各级贵族,列鼎的数目和车马都还有一定的组合,以‘别贵贱,辨等列’。”...
马蹄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请愿的意思:[释义](动)采取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或改变某种措施。 [构成]动宾式:请|愿 [例句]为民请愿。(作谓语)...
三策的意思:(1).三道计谋。《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2). 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宋 范成大 《乙未元日书怀》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3).三篇策论。《西游记》第九回:“及廷试三策, 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十万的意思: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黍离的意思: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麦秀之感,非独 殷 墟;黍离之悲,信哉 周 室。” 宋 柴望 《多景楼》诗:“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明 张煌言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之一:“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惟恐的意思:[释义](动)只怕。 [构成]偏正式:惟〔恐 [例句]惟恐落后。(作谓语)[同义]只怕、恐怕...
武成的意思:谓军事上的胜利。《书·武成》:“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蔡沉 集传:“燔柴祭天,望祀山川,以告武功之成。”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伏惟 大晋 ,应天顺民,武成止戈。” 明 宋濂 《送钱允一还天台》诗序:“上将亲御袞冕郊祀天地,大告武成。”...
燮调的意思:(1).协和,调理。 唐 黄滔 《祭右省李常侍洵》:“天子乃擢 王褒 为諫议,昇 孝若 於貂璫,前彰润色之功,后养燮调之业。” 宋 王禹偁 《和杨遂贺雨》:“燮调赖时相,感应由圣君。”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以赋罢相》:“雨暘固自於天,感召岂无所主?儻燮调得人,则斯可有节。” 明 张居正 《谢免自陈疏》:“上不能燮调元化,佐明主以察璣衡;下不能振举宏纲,率群僚而修品式。”(2).指宰相的政务。《旧唐书·崔昭纬传》:“擢於侍从之司,委以燮调之任。” 明 李东阳 《丙吉问牛》诗:“燮调知是三公职,只...
养贤的意思:(1).供养贤才。《易·颐》:“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汉 刘向 《新序·刺奢》:“ 宣子 曰:‘彼君子也,以养贤为富;我鄙人也,以鐘石金玉为富。’” 明 刘基 《连珠》之十七:“以道养贤,则四方之民听声而来。”(2).保持、培养才德。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耿介非持禄,优游是养贤,冰清临 百粤 ,风靡化 三川 。”...
一蹙的意思:亦作“ 一蹴 ”。谓一举足,一踢。常以喻事情轻而易举。《南史·刘瑀传》:“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与駑马争路?” 宋 苏轼 《申王画马图》诗:“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玉娇梨》第三回:“回去与寄居固好,但二处皆道路遥远,非一蹴可到。”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如果突然发生战争, 唐 朝是没有兵备的国家,一蹴而倒的危险是存在的。”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一:“好处诚然不是一跳就来或一蹴可达的……决不能如梦境中那样容易。”参见“ 一蹴而就 ”。...
阴山的意思:◎ 阴山 Yīn Shān[the Yinshan Mountains]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山顶海拔2000—2400米。山地大部由古老变质岩组成,在断陷盆地中有沉积岩分布。煤、铁和稀土金属等矿藏丰富。以狼山最为干旱,大青山较湿润。山坡低处为草地...
元化的意思:造化;天地。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六:“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繄元化之纷纶兮,阴阳运而参差。”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诸公以英才骏足絶世之学,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毡裘的意思:◎ 毡裘 zhānqiú(1) [fur coat]∶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毛制的衣服(2) [nor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指代北方民族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周诗的意思:(1). 周 代的逸诗。《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寿几何?’” 杜预 注:“逸诗也。”(2).指《诗经》。因其为 周 代诗歌,故称。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应配天於 唐 典,齐峻极於 周 诗。” 唐 韩愈 《荐士》诗:“ 周 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壮士的意思:◎ 壮士 zhuàngshì[heroic man;vigorous man] 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纵横的意思:◎ 纵横 zònghéng(1) [in length and breadth;lengthwise and sidewise;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犹有曲挺纵横者。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2) [with great ease;freely]∶奔放自如笔意纵横(3) [move about freely;overrun]∶奔驰无阻纵横四海(4) [unbridled;unscr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