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方岩侍郎得灵壁一峰名碧云赏析

方岩侍郎得灵壁一峰名碧云

宋 · 释居简
坡陁巨璞韬玄质,壤断虏尘天半壁。
乡来谁试小龙文,切得一峰归笠泽。
太湖绕山三万顷,奇产虽多不足惜。
云边七十二峰青,强颜亦复无颜色。
滑肤弗受莓苔裹,素蕴岂容尘土蚀。
云升霞举幻瑰奇,玉响金浑随拊击。
一从越相去悠悠,几见吴宫春寂寂。
方岩委羽在何许,帖天弱水蓬莱隔。
泠然一瞬三万里,风烟浩荡寻无迹。
既伴壶中清昼长,想见袖中东海窄。
那知篆鼎铭彝外,尚馀三丈浯溪石。
擘窠不到小玲珑,却须细细蝇头刻。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方岩侍郎得灵壁一峰名碧云》。诗中描绘了方岩侍郎得到一块名为“碧云”的灵璧石,通过对这块石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质地与形态。

首句“坡陁巨璞韬玄质”,以“坡陁”形容石头的庞大,而“巨璞”则暗示其珍贵的材质,“韬玄质”则强调其深藏不露的神秘特质。接下来的“壤断虏尘天半壁”,通过“壤断”和“虏尘”形象地描绘出这块石头的高大与雄伟,仿佛直插云霄,与天相接。

“乡来谁试小龙文,切得一峰归笠泽”两句,通过“小龙文”这一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这块石头的纹理之美,以及它最终被带回笠泽的珍贵经历。接着,“太湖绕山三万顷,奇产虽多不足惜”两句,将视角转向太湖,通过对比,突出了这块石头的独特价值,并表达了对它的珍视之情。

“云边七十二峰青,强颜亦复无颜色”两句,通过“七十二峰青”与“无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赞美了石头的色彩与质感。接下来的“滑肤弗受莓苔裹,素蕴岂容尘土蚀”两句,则强调了石头表面的光滑与内在的纯净,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云升霞举幻瑰奇,玉响金浑随拊击”两句,通过“云升霞举”与“玉响金浑”描绘了石头在不同情境下的美妙表现,无论是自然界的变幻还是人为的触碰,都能激发出其独特的美感。

“一从越相去悠悠,几见吴宫春寂寂”两句,通过历史人物越相与吴宫的典故,赋予了这块石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下来的“方岩委羽在何许,帖天弱水蓬莱隔”两句,将视线转向方岩,通过“委羽”与“帖天弱水蓬莱隔”描绘了其所在位置的神秘与遥远。

“泠然一瞬三万里,风烟浩荡寻无迹”两句,通过“一瞬三万里”与“风烟浩荡寻无迹”展现了石头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广阔与深远,以及其难以捕捉的神秘感。

最后,“既伴壶中清昼长,想见袖中东海窄”两句,通过“壶中清昼长”与“袖中东海窄”表达了石头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独特地位。“那知篆鼎铭彝外,尚馀三丈浯溪石”两句,通过“篆鼎铭彝”与“三丈浯溪石”强调了石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限于已知的用途。

“擘窠不到小玲珑,却须细细蝇头刻”两句,通过“擘窠”与“小玲珑”以及“细细蝇头刻”描绘了石头的精细与复杂,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处理才能充分展现其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灵璧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质地与形态,也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这块石头的深深敬仰与赞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