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寺丞叔都城喜雪赏析

次韵寺丞叔都城喜雪

宋 · 李洪
东郊初未布阳和,湖上祥霙点渌波。
重璧台遥黄竹作,孤山园近落梅多。
表仪共仰丰年玉,赋咏宜陪赓载歌。
谁忆渔舟向西塞,千山径绝独披蓑。

拼音版原文

dōngjiāochūwèiyángshàngxiángyīngdiǎn

zhòngtáiyáohuángzhúzuòshānyuánjìnluòméiduō

biǎogòngyǎngfēngniányǒngpéigēngzǎi

shuízhōuxiàng西sāiqiānshānjìngjuésuō

注释

东郊:东方郊野。
阳和:温暖的春意。
祥霙:吉祥的雪花。
渌波:泛起涟漪的湖水。
重璧台:高台名重璧。
黄竹:黄色的竹子。
孤山园:孤山附近的园林。
落梅多:梅花凋零多。
表仪:象征丰收的景象。
丰年玉:如美玉般的丰收。
赓载歌:庆祝的歌声。
渔舟:渔夫的小船。
西塞:西方边塞。
千山径绝:千山之路已断。
独披蓑:独自披着蓑衣。

翻译

东方郊野初未感受春意,湖面上飘落着吉祥的雪花泛起涟漪。
远处的重璧台用黄色竹子搭建,近处的孤山园梅花凋零落得多。
人们共同期待丰收的景象如美玉般展现,诗词歌赋应伴随庆祝的歌声。
有谁还记得那渔舟向着西方边塞,千山之路已断,唯有独自披蓑前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春的景象与心境。首句“东郊初未布阳和”,写出早春时节,阳光尚未普遍照耀大地,给人一种春意盎然却又不完全展现的感觉。紧接着“湖上祥霙点渌波”,则是描绘雪后湖面的静谧与美丽,水面上的雪花融化成小波纹,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细腻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对和谐美好之物的欣赏。

下片“重璧台遥黄竹作”,通过远处重璧台上黄色的竹子来渲染氛围,营造出一种深邃与静寂。紧接着“孤山园近落梅多”,则是写诗人所在的孤山园内梅花纷纷,增添了一抹清丽脱俗之美。

接下来的“表仪共仰丰年玉”和“赋咏宜陪赓载歌”,显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仰望着象征富贵与长寿的物品——玉,同时也在进行文艺创作,通过赋咏等形式来抒发情感,共享这份喜悦。

最后两句“谁忆渔舟向西塞,千山径绝独披蓑”,诗人似乎在追问谁还记得那些往日的渔舟,向着遥远的西边边塞而去。同时,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多么地与世隔绝,只能独自一人在群山之间穿行,这里“蓑”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孤独旅行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感受与追求,以及在雪后初春时节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