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元丰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得与徐君卿供奉、蟾知客东阁道话久之赏析

元丰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得与徐君卿供奉、蟾知客东阁道话久之

宋 · 苏轼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
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注释

卷卷:形容走廊曲折连绵。
长廊:长长的通道或走廊。
走:行走。
黄叶:枯黄的树叶。
席帘:用布或竹等制成的遮挡物,挂在窗户或门上的。
垂地:直达地面。
香烟:这里指燃烧的香产生的烟雾。
歇:停止,消失。
主人:房屋的主人或聚会的主持人。
待来:等待某人到来。
终不来:最终没有来。
火红:形容颜色鲜红。
销尽:烧完,耗尽。
灰如雪:灰烬像雪一样白。

翻译

漫步在长长的走廊上,落叶铺满了道路。
帷帘低垂,室内香气渐渐消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的意境十分深远,它描绘了一种等待中的人静寂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 这两句通过对秋天落叶和帷幕下垂、香气渐消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景。黄叶铺满长廊,给人以时间流逝、季节更迭之感;席帘垂至地面,原本应该散发的香烟却已然熄灭,似乎预示着某种期待或等待的消失。

"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这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情感。主人迟迟未至,即便是最热烈的期待也逐渐冷却,如同火焰耗尽,只留下冰冷的灰烬。这景象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捕捉,以及主人不至的期待落空,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抒情风格。同时,这种静谧中带着淡淡哀愁的情绪,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郁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