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伍子胥史事
宋 · 释文珦
惆怅当年死属镂,到头忠义竟何如。
眼悬城郭空怀旧,魂寄江涛尚贾馀。
向使君王从谏诤,未应宫阙便丘墟。
唯应教得鸱夷子,万里扁舟计不疏。
眼悬城郭空怀旧,魂寄江涛尚贾馀。
向使君王从谏诤,未应宫阙便丘墟。
唯应教得鸱夷子,万里扁舟计不疏。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文珦对伍子胥事迹的感慨。伍子胥是中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因遭陷害而被迫逃亡,最终自刎于吴江,其遗体被投江。诗人首先表达了对伍子胥忠诚而不得善终的惋惜,“惆怅当年死属镂”,暗含对他的悲剧命运的同情。
“到头忠义竟何如”进一步质疑伍子胥的忠诚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评价,诗人认为如果君王能听取他的谏言,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眼悬城郭空怀旧,魂寄江涛尚贾馀”描绘了伍子胥死后,他的英灵仍然眷恋故土,但只能在江涛中飘荡,寄托着无尽的遗憾。
“向使君王从谏诤,未应宫阙便丘墟”假设伍子胥的劝谏被采纳,那么吴国的历史可能会截然不同,宫阙不至于沦为废墟。最后,诗人以“唯应教得鸱夷子,万里扁舟计不疏”作结,意指伍子胥如果能像范蠡那样选择隐退,或许能保全自身,实现更长远的人生规划。
整首诗通过伍子胥的故事,探讨了忠义与命运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人物在逆境中的抉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