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松声中了无它音
空闻归淡漠,玄悟透沉冥。
雷岂坤余转,萌非腊后青。
有诗持换□,来制白云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坐松声中了无它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首句“一味松风外”,以“一味”强调只有松风的声音,排除了外界的杂音,展现了环境的清幽。次句“何曾寄杂听”,进一步强调诗人的心灵专注于松风,摒弃了世俗的纷扰。
第三句“空闻归淡漠”,通过“空闻”和“淡漠”,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纯粹感受,仿佛听到的是超脱尘世的宁静回归。第四句“玄悟透沉冥”,则表达了诗人从这松风声中领悟到了深远的哲理,心境达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沉思状态。
第五、六句“雷岂坤余转,萌非腊后青”,运用象征手法,暗示雷声并非春天的预兆,而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而万物生长也并非仅在冬季之后才有生机,暗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哲学。
最后一句“有诗持换□,来制白云亭”,诗人表示如果有这样一首诗,他愿意用来换取建造一座白云亭,以此表达对这种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松风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生命深层次的理解。
词语解释
白云的意思:(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
淡漠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没有热情;冷淡。他对人总是很淡漠。(作谓语) (2) (形)记忆不真切;印象淡薄。很长时间了;已经淡漠了。(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淡+漠 [同义]冷淡、冷漠[反义]热情...
何曾的意思:◎ 何曾 hécéng[never] 反问表示未曾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松风的意思:(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
玄悟的意思:深悟,妙悟。 晋 孙绰 《丞相王导碑》:“公见机而作,超然玄悟。”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 清 周亮工 《南昌先生四部稿序》:“彼拘墟之见,騖致远者鄙证道为迂,取玄悟者以名物为滞。”...
一味的意思:◎ 一味 yīwèi(1) [blindly]∶盲目,不顾客观条件一味蛮干(2) [simply]∶单纯地先生何故一味推脱...
云亭的意思:(1). 云云 、 亭亭 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车书今已共,愿奏 云 亭 仪。”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坛场望幸, 云 亭 虚位。”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公乎来入相,皇欲驾 云 亭 。”(2).即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自号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 云亭 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1).对亭子的美称。 唐 鲍溶 《隋帝陵下》诗:“白露沾衣 隋主 宫,云亭月馆 楚...
白云亭的意思:(1).亭名。在 江西省 馀干县 之南。 唐 刘长卿 《登馀干古县城》诗:“孤城上与 白云 齐,万古荒凉 楚 水西。”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饶州府》:“又县( 餘干县 )西南八十步有 白云亭 ,亦 德裕 ( 李德裕 )所建,跨古城之危,瞰 长江 之深,与 干越亭 对峙。”(2).亭名。在 湖北省 巴东县 之西。 宋 寇準 建。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 白云亭 则天下幽奇絶境……予自 吴 入 楚 ,行五千餘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 白云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