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二日集陶然亭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水光明灭入高寺,戴雪西山耀天际。
推窗满眼是江湖,今日江亭最清丽。
江亭佳处在一旷,十丈车尘隔人外。
下车登阁似登山,步步层层带吟思。
林梢草根动黄绿,观阙遥空隐丹翠。
清谈何必遽流涕,坐送斜阳足馀味。
小丘迤北特孤耸,于此置楼有殊致。
若能张镜吸山光,卧看方知胜閒对。
我来数旬本闲客,况值胡公怀去志。
诸贤傥念会合难,莫惜看花数联袂。
推窗满眼是江湖,今日江亭最清丽。
江亭佳处在一旷,十丈车尘隔人外。
下车登阁似登山,步步层层带吟思。
林梢草根动黄绿,观阙遥空隐丹翠。
清谈何必遽流涕,坐送斜阳足馀味。
小丘迤北特孤耸,于此置楼有殊致。
若能张镜吸山光,卧看方知胜閒对。
我来数旬本闲客,况值胡公怀去志。
诸贤傥念会合难,莫惜看花数联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二月二十二日在陶然亭的所见所感。首句“水光明灭入高寺”写出了寺庙在光影中的静谧,接着“戴雪西山耀天际”则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诗人感叹眼前开阔的江亭景色,“今日江亭最清丽”,并强调其远离尘嚣的宁静。
“江亭佳处在一旷”进一步突显了亭子的开阔视野,而“十丈车尘隔人外”则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的疏离。诗人登阁远眺,仿佛登山一般,每一步都引发了他的诗意思绪。“林梢草根动黄绿”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色,远处的宫阙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清谈何必遽流涕,坐送斜阳足馀味”表达出诗人享受当下,欣赏美景的心情,不必过于伤感。小丘的孤独耸立,让诗人觉得在此建楼别具匠心,可以更好地欣赏山光。他自嘲是“闲客”,又提及友人胡公即将离去,希望朋友们能珍惜相聚时光,一同赏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陶然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郑孝胥对于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