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春日十首(其四)
宋 · 陈舜俞
花前惆怅转难平,屈指光阴已半生。
犹把此身尝患难,不知何日得功名。
未安去住千丝乱,已去悲欢一梦惊。
拟入醉乡销此恨,快风无故析春酲。
犹把此身尝患难,不知何日得功名。
未安去住千丝乱,已去悲欢一梦惊。
拟入醉乡销此恨,快风无故析春酲。
注释
惆怅:忧郁、伤感的情绪。半生:大半辈子,指人生的一段时间。
患难:困苦和灾难。
功名:指名声和地位。
去住:离开与停留。
千丝乱:形容思绪纷乱,如同千丝万缕。
醉乡:借指饮酒后的迷醉状态。
春酲:春天的醉意,比喻因饮酒过量而产生的昏沉状态。
翻译
在花丛中我满怀愁绪难以平息,算算时间已经过去大半生。我依然亲身经历着困苦与艰难,却不知何时才能获得功成名就。
对于未来的去留感到纷乱如千丝,即使离开后,悲伤与欢乐都像一场梦般令人震惊。
我打算沉醉于酒乡以消解这满心遗憾,希望能有阵快风忽然吹散我春天的醉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南阳春日十首(其四)》,通过对花前的惆怅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待。首句"花前惆怅转难平"描绘了诗人面对美景却心情沉重,难以释怀,暗示了生活中的不如意。次句"屈指光阴已半生"表达了对岁月匆匆的无奈,感叹自己已经度过大半人生。
接下来的两句"犹把此身尝患难,不知何日得功名",诗人自述仍在经历生活的艰辛,对未来功成名就的期望遥不可及,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苦闷。第五句"未安去住千丝乱"进一步描绘了内心的纷扰,无论是留还是走,都感到困扰,思绪如乱麻。
最后一句"已去悲欢一梦惊",以梦境比喻过去的生活,既有过去的欢乐也有悲伤,如今回想起来如同一场梦,令人惊醒。尾联"拟入醉乡销此恨,快风无故析春酲"表达了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希望在醉乡中暂时忘却烦恼,然而春风却意外地唤醒了他的清醒,揭示出内心的矛盾和无法逃避现实的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