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宋 · 梅尧臣
饮馀晨露吸馀风,噪遍高枝为俗聋。
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饮:喝。馀:剩余的。
晨露:清晨的露水。
吸:吸入。
馀风:剩余的风。
噪:喧闹。
高枝:高高的树枝。
俗聋:世俗的耳聋,指不理解或不在意。
比:相比。
伯夷:古代的高洁之士。
清已甚:过于清高。
餐:吃。
周粟:周朝的粮食,代指朝廷的俸禄。
腹常空:肚子常常空虚,形容生活清苦。
翻译
清晨饮下残留的露水,又在微风中呼吸,鸟儿在高枝上喧闹,却只为唤醒世人的麻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达观师闻蝉》,通过对清晨蝉鸣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蝉的高洁品性的赞赏。首句“饮馀晨露吸馀风”写蝉在清晨吸食露水和微风,展现出其生活的简朴与自然。次句“噪遍高枝为俗聋”则寓言般地指出蝉的叫声虽然响亮,却未能引起世俗之人的共鸣,暗示了蝉的孤独与清高。
后两句“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更是将蝉与古代贤者伯夷相提并论,赞扬蝉的清廉如同伯夷拒食周朝粮食以示抗议的节操。然而,这清高却并未带来物质的充实,蝉的腹部常常空虚,象征着它坚守原则而生活简朴。
整首诗通过蝉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坚守道德的人格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理解的无奈。梅尧臣的笔触简洁而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