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七)
宋 · 杨万里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注释
上竺:指上竺寺,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复深:层层叠叠,非常深远。
翠云衿:形容青翠的山峰如同穿着绿色的衣襟。
只言:原以为。
人迹无来路:没有人烟的道路。
动地:震撼大地。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
梵音:佛教诵经或祈祷的声音。
翻译
上竺山的峰峦深深又深深,一层层遮掩在青翠的云雾之中。原以为这里人迹罕至没有道路,却传来震撼大地的钟声和梵唱的声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与佛教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这两句用“上竺”指代高耸的山峰,“诸峰”则强调其众多和连绵,通过对比“深”字的反复使用,以及“一掩”和“翠云衿”的形象描绘,传达出山势层叠、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观。同时,“翠云衿”也隐含了自然之美与神秘的色彩。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这两句则转向描写诗人所处环境的人文氛围。“人迹无来路”表达了一种偏远与孤寂,也隐喻了世间纷扰的淡化;“动地钟声与梵音”则是对佛寺中常见声音的描绘,“动地”形容钟声之大,足以震撼心灵,“梵音”即佛教中的念经声,这些声音共同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宗教氛围。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山水与佛教生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丽又神圣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