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溪亭次韵
宋 · 胡仲弓
溪亭镇日著吟身,不浣衣中一点尘。
水比世间机巧者,山如前辈典刑人。
唤回魂梦敲茶臼,费尽工夫整钓纶。
时有野僧排闼至,炷香清坐话头新。
水比世间机巧者,山如前辈典刑人。
唤回魂梦敲茶臼,费尽工夫整钓纶。
时有野僧排闼至,炷香清坐话头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溪亭:一个位于溪边的小亭子。著吟身:独自吟诗。
浣:洗涤。
尘:灰尘。
机巧者:比喻非常聪明的人或事物。
典刑人:榜样人物,这里指山峦的庄重和威严。
魂梦:心灵深处。
茶臼:用来捣茶的石臼。
钓纶:钓鱼的工具。
野僧:出家在外的僧人。
排闼至:推门进来。
炷香:点燃的香。
清坐:静坐。
话头新:新鲜的话题。
翻译
溪亭整日我独坐吟诗,衣上尘埃也不曾洗去。流水犹如世间最精巧的智者,山峦如同德高望重的先贤典范。
唤醒沉睡的心灵,敲击茶臼,精心整理钓鱼工具。
时常有野僧推门而入,我们点燃香烛,静坐交谈新鲜话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仲弓在溪亭的生活情景,他整天沉浸在吟咏之中,衣衫虽脏却无暇顾及尘埃,反映出他对文学创作的专注和投入。溪水被比喻为世间机巧之人,暗示其清澈见底,富有智慧;而山则被比拟为前辈典范,象征着稳重与深沉。诗人通过敲打茶臼唤醒心灵,精心整理钓鱼工具,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态度。
闲暇时分,野僧会推门来访,他们一起品茗清谈,探讨新的思想和话题。这样的交流增添了诗意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整首诗以日常琐事为载体,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文人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