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十七首(其七)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事君如四时,成功者为客。
君子慎其言,只以求忠益。
小人躁于名,噭噭沽其直。
疾疢卒不除,上下成乖隔。
为臣固当戒,为君独宜择。
曲突弗先图,头额为焦灼。
忠言有如鸦,佞言有如鹊。
鹊鸣人所喜,鸦鸣人所唶。
君子慎其言,只以求忠益。
小人躁于名,噭噭沽其直。
疾疢卒不除,上下成乖隔。
为臣固当戒,为君独宜择。
曲突弗先图,头额为焦灼。
忠言有如鸦,佞言有如鹊。
鹊鸣人所喜,鸦鸣人所唶。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以及忠言与佞言的不同影响,表达了对忠诚与明智的推崇。诗中以“事君如四时”开篇,形象地将侍奉君主比作四季更替,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接着,“君子慎其言,只以求忠益”,指出君子在言行上应谨慎,旨在追求忠诚与有益的结果。
“小人躁于名,噭噭沽其直”,揭示了小人为了追求名声而夸夸其谈,实际上却是在沽名钓誉。这种行为最终会导致“疾疢卒不除,上下成乖隔”,即疾病无法根治,上下级之间产生隔阂,关系疏远。
“为臣固当戒,为君独宜择”,进一步强调了作为臣子应当警惕,而作为君主则需要谨慎选择身边的人。接下来的“曲突弗先图,头额为焦灼”引用了成语故事,比喻不事先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导致了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最后,“忠言有如鸦,佞言有如鹊。鹊鸣人所喜,鸦鸣人所唶”,通过对比忠言和佞言的不同影响,强调了忠言的重要性。忠言如同乌鸦的叫声,虽然可能不悦耳,但能带来真正的利益和改善;而佞言如同喜鹊的叫声,虽然悦耳动听,却往往导致错误的决策和不良后果。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忠诚、明智与谄媚之间的区别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