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答寄王百谷赏析

答寄王百谷

明 · 王世贞
似因留滞爱蓬蒿,书到萧条感二毛。
田父只歌将进酒,主家谁问郁轮袍。
斋中落日尘蒙偈,泽畔浮云句反骚。
自是不才能世左,敢容孤枕向人高。

鉴赏

这首诗《答寄王百谷》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

首联“似因留滞爱蓬蒿,书到萧条感二毛”,诗人以“留滞”、“蓬蒿”、“萧条”、“二毛”等词,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官场或生活中遭遇的困境与孤独,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感。这里的“二毛”指的是两鬓斑白,象征着年华老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颔联“田父只歌将进酒,主家谁问郁轮袍”,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田间劳作的农夫只知饮酒欢歌,而作为主人的贵族却无人关心其内心深处的忧愁与追求。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森严,以及诗人对社会不公的隐晦批评。

颈联“斋中落日尘蒙偈,泽畔浮云句反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斋中的诗人面对落日,尘埃蒙蔽了他诵读的佛经(偈),而湖畔的诗人则在浮云变幻中找到了灵感,仿佛是在吟唱屈原的《离骚》。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无奈。

尾联“自是不才能世左,敢容孤枕向人高”,诗人坦然承认自己的才华不足以适应世俗的标准,但又不愿随波逐流,保持了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这里的“孤枕”既指个人的孤独,也象征着诗人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风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