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王泰州
宋 · 刘攽
粒食由来不愿馀,云飞自愧羽翰孤。
已同白首滞三署,却羡青郊授一夫。
出守故人犹虎竹,相忘吾道亦江湖。
秋来卧阁知何事,铃索生尘狱有芜。
已同白首滞三署,却羡青郊授一夫。
出守故人犹虎竹,相忘吾道亦江湖。
秋来卧阁知何事,铃索生尘狱有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次韵和王泰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联“粒食由来不愿馀,云飞自愧羽翰孤”以“粒食”比喻为官的微薄俸禄,“云飞”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自愧于自己身为官吏,无法像云一样自由飞翔,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不满。
颔联“已同白首滞三署,却羡青郊授一夫”描述了诗人年岁渐长,仍困于官署之中,而羡慕那些在青郊授业的教师,表达了对自由生活和教育事业的向往。
颈联“出守故人犹虎竹,相忘吾道亦江湖”中“虎竹”是古代官印的代称,这里指老友仍然身居高位,而诗人则感到自己的道路与他们不同,选择了另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
尾联“秋来卧阁知何事,铃索生尘狱有芜”描绘了秋天到来时,诗人可能因为政务繁忙或心情沉重而选择卧床休息,但官署中的铃索已经积满了灰尘,暗示了官场事务的繁杂和内心的疲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