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书事
酒市喧呼人醉馀,丛祠歌舞岁丰穰。
黄花半落经寒雨,红稻初坚得早霜。
倚岸老枝榆骨白,出林丹实柿肌黄。
空林啅起团惊鹊,槁叶悲啼有暗螀。
腰兔暮归人臂隼,扣门问宿客担囊。
貂裘西去冲寒早,泽国东归寄梦长。
入洛自惭文价薄,却凭山水助清狂。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和生活图景,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于世事变化的感慨。
首句“荒陂浮雁啄寒水”设置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荒凉的岸边(陂)上飘忽着野鸭(浮雁),它们在寒冷的水面上觅食。紧接着,“古木老乌啼夕阳”则描绘了古树与暮色中的老乌鸦,它们发出哀啼的声音,与落日余晖交织,营造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
中间两句“酒市喧呼人醉馀,丛祠歌舞岁丰穰”展示了一个与自然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类活动场景。这里的酒市热闹,人们在庆祝丰收的喜悦中饮酒作乐,而丛祠(村落中的宗族庙宇)则是歌舞升平,表现出一片欢腾景象。
接下来的“黄花半落经寒雨,红稻初坚得早霜”继续描绘自然界的秋色。黄色的花朵在经历了寒冷的雨水后开始凋零,而红稻则因为遇到了早霜而变得更加坚实,这些生长的痕迹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与季节更迭。
“倚岸老枝榆骨白,出林丹实柿肌黄”中,诗人细致地观察了树木和果实。老树的枝干靠在河岸边,像是在展示它的年轮,而榆树的果实饱满,柿子的皮肤呈现出金黄色,都是秋天的象征。
“空林啅起团惊鹊,槁叶悲啼有暗螀”则是对自然界中声音和动静的捕捉。空旷的森林中,鸟儿因为惊吓而群起飞舞,而枯萎的树叶在风中发出哀伤的声音,同时也隐含着秋虫的鸣叫。
“腰兔暮归人臂隼,扣门问宿客担囊”转换了场景,将视角转向人类生活。这里描绘了一幅田园晚归图,兔子(可能是家畜)在傍晚时分依偎着人的手臂回家,而远行的旅人则敲门询问是否可留宿,并担心自己的行囊。
“貉裘西去冲寒早,泽国东归寄梦长”中,诗人穿插了个人经历和情感。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出行写照,其中貉裘(一种以貉皮制成的斗篷)西行冲破寒冷,而泽国东归则是在寄托着长远的梦想。
最后,“入洛自惭文价薄,却凭山水助清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成就感到不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依赖于自然以求心灵慰藉的情感。入洛可能是指进入洛阳,而“自惭文价薄”则是诗人对自己作品价值的自谦之词。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借助山水之美来辅佐自己的清高之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生活体验、自然观察以及个人情怀,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