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黄洲五首(其一)
明 · 孙承恩
忆自公归后,吾人切去思。
即看今日论,已断百年期。
贤哲谁无毁,行藏更弗疑。
受知惭浅薄,未有答恩私。
即看今日论,已断百年期。
贤哲谁无毁,行藏更弗疑。
受知惭浅薄,未有答恩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赠吴黄洲五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公”的回忆与怀念,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人格品质的高度赞扬。
首句“忆自公归后”,诗人以回忆的方式开始,将读者带入一个追忆的氛围中,暗示了“公”(这里指去世的朋友)离开后的空虚与怀念。接着,“吾人切去思”,直接表达了对“公”的思念之情,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强烈与迫切。
“即看今日论,已断百年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当前的讨论与对“公”百年后的怀念,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友情的珍贵。它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可能会忘记过去的事物或人物,但真正的友谊和对逝者的怀念却能跨越时间的界限,永远铭记在心。
“贤哲谁无毁,行藏更弗疑。”这两句是对“公”人格的赞美。诗人认为,即使是贤哲之人,也难免会受到非议和误解,但“公”的行为和选择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需怀疑。这不仅是对“公”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真正卓越之人的普遍认可。
最后,“受知惭浅薄,未有答恩私。”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谦卑和遗憾。他承认自己才学浅薄,未能给予“公”应有的回报,表达了对未能更好地报答“公”恩情的愧疚之情。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省,也体现了对逝者深厚的情感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情的回忆和对逝者的缅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人格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自省和对未能更好报答恩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