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二首(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稍复桥痕旧,俄惊础汗非。
岂宜真汹涌,止可略霏溦。
河伯毋流毒,云师幸霁威。
劣能驱暑气,即愿吐晴晖。
岂宜真汹涌,止可略霏溦。
河伯毋流毒,云师幸霁威。
劣能驱暑气,即愿吐晴晖。
注释
稍复:略微恢复。桥痕:桥的痕迹。
旧:原来的。
俄惊:忽然惊讶。
础汗:地基的湿气。
岂宜:怎能适宜。
汹涌:洪水泛滥。
略霏溦:稍微减少雨水。
河伯:古代对黄河水神的称呼。
流毒:带来灾害。
云师:云神。
霁威:停止施展威严。
劣能:只能勉强。
暑气:暑热。
即愿:但愿。
吐晴晖:显现晴朗的阳光。
翻译
桥上的痕迹还依稀可见,忽然发现地基的湿气已不再如初。怎能真的洪水泛滥,只希望雨水能稍微减少些微。
河神啊,请不要带来更多的灾害,云神啊,希望你能停止施展威严的风雨。
我只能勉强驱散暑热,但愿能立刻现出晴朗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季骤雨后的景象。诗人在桥上感叹时光易逝,旧日痕迹尚存,但又惊觉到天气的突变,不是细雨绵绵,而是倾盆大雨般的降临。"岂宜真汹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暴雨感到意外和不适应。
接下来的几句,"止可略霏溦"意味着尽管如此,但只能接受这短暂的小雨。"河伯毋流毒"暗示水神不会让河水泛滥成灾,而"云师幸霁威"则表明云中之师能够带来和煦的雨水,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之心。
最后两句,"劣能驱暑气, 即愿吐晴晖"表现出诗人希望这场雨能带走酷热的夏日氣息,并祈求天空迅速晴朗,显露出阳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