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
王侯宅,长安城乌尽头白。
彩云收。
露盘秋。
芙蓉小苑,浩荡入边愁。
桥陵松柏悲风雨。
银榜千门污尘土。
击圆鼙。
舞铜鞮。
凝碧池前,豪竹复哀丝。
南八指。
雎阳齿。
壮士车中半生死。
佩钤韬。
弭蝉貂。
烽明野阔,一战覆陈陶。
弯弓突骑今何有。
专阃论功印如斗。
布威灵。
动欢声。
凤阁鸾台,簪笔颂河清。
词语解释
哀丝的意思:指哀婉的弦乐声。 唐 杜甫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诗:“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明 杜岕 《吾友曹梁父今宿草矣因为长句以写凄惋》:“合席行酒哀丝攒,众宾请奏 龟兹 弹。”参见“ 哀丝豪竹 ”。...
半生的意思:[释义](名)半辈子。 [构成]偏正式:半(生 [例句]他搞了半生的绘画。(作定语)他半生都在教书。(作主语)这个科研项目花费了他的大半生。(作宾语)...
悲风的意思:◎ 悲风 bēifēng[grievous wind] 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高树多悲风。——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
碧池的意思:水色清澄的池塘。 唐 李适 《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诗:“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 唐 吕温 《衡州夜后把火看花留客》诗:“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
边愁的意思:亦作“邉愁”。1.边人的愁苦之情。 南朝 陈 苏子卿 《南征》诗:“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 长城 。” 清 吴琪 《送别》诗:“霜风醒客梦,笳月起边愁。”(2).因边乱、边患引起的愁苦之情。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花蕚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钱谦益 注:“ 禄山 反报至,上欲迁幸,登 兴庆宫 花蕚楼 ,置酒,四顾悽愴,此所谓‘入边愁’也。” 明 冯梦龙 《风流梦·告考选才》:“为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一段邉愁,只愿得 ...
彩云的意思:[释义](名)五颜六色的云。 [构成]偏正式:彩(云 [例句]彩云满天。(作主语)...
蝉貂的意思:即貂蝉。古代王公显宦冠上的两种饰物。 元 陈植 《金马门赋》:“佩繽纷兮璁瑀,冠葳蕤兮蝉貂。” 清 曹寅 《月凉茗饮歌》:“日前飞鞚致春荈,郎官例赐随蝉貂。”...
长安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尘土的意思:[释义](名)附着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用于口语。 [构成]偏正式:尘(土 [例句]尘土飞扬。(作主语)扫掉尘土。(作宾语)[同义]灰尘、尘埃...
凤阁的意思:(1).华丽的楼阁。多指皇宫内的楼阁。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曹植》:“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水浒传》第一回:“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2). 唐 武则天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遂用为中书省的别称。《新唐书·刘祎之传》:“太后遣 肃州 刺史 王本立 鞫治,以敕示 禕之 , 禕之 曰:‘不经凤阁鸞臺,何谓之敕!’” 宋 曾巩 《襄州遍学寺禅院碑》:“﹝ 钟绍京 ﹞惟嗜书,家藏 王羲之 、 献之 , 褚遂良 书至数十百卷。以善书直凤阁。” 明 陈继...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芙蓉的意思:◎ 芙蓉 fúróng(1) [cottonrose hibiscus]∶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2) [lotus]∶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宫车的意思:◎ 宫车 gōngchē[royal carriage] 帝王坐的车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豪竹的意思:竹制的大管乐器,音调嘹亮昂扬。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仇兆鳌 注:“哀丝,谓丝声哀也。豪竹,大管也。” 宋 陆游 《文章》诗:“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清 李慈铭 《丁丑九月京邸大风感怀》诗:“流水游龙日夜驰,品题豪竹与哀丝。”...
浩荡的意思:[释义](形)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构成]并列式:浩+荡 [例句]浩荡的长江。(作定语)游行队伍浩荡地通过天安门。(作状语)...
河清的意思:(1).河水变清。多指 黄河 水清。《后汉书·襄楷传》:“案 春秋 以来及古帝王,未有 河 清及学门自坏者也。”《宋史·河渠志四》:“近因野水衝荡沿 汴 堤岸,及河道淤浅,若止役河清,功力不胜,望俟农隙顾夫开修。”《清史稿·河渠志一》:“是月 河 清,起 陕西 府谷 讫 江 南 桃源 。”(2). 黄河 水浊,少有清时,古人以“河清”为升平祥瑞的象征。《文选·张衡<归田赋>》:“徒临川以羡鱼,俟 河 清乎未期。” 吕延济 注:“ 河 清喻明时。”《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若客有 泰山 之安,则主有累卵...
何有的意思:(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
欢声的意思:◎ 欢声 huānshēng[cheers] 欢心地发出呼声...
尽头的意思:[释义](名)末端,终点。 [构成]偏正式:尽(头 [例句]胡同的尽头有一所新房子。(作主语)[同义]止境、终点[同音]劲头...
露盘的意思:(1).即承露盘。 汉武帝 时建于 建章宫 。 三国 魏 曹植 《承露盘铭》:“固若露盘,长存永贵。”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序:“ 魏明帝 青龙 元年八月,詔宫官牵车西取 汉孝武 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清 钱谦益 《丙戌南还赠别故侯家妓人冬哥四绝句》之一:“临觴莫恨青娥老,两见仙人泣露盘。”《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为头的便吩咐道:‘你二位这趟可莫当儿戏,一来要守 十三妹 姑娘的规矩,二则要保山寨的脸面,讲不得辛苦。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迭桥,甚至打点看车,都...
鸾台的意思:(1).宫殿高台的美称。《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 李善 注:“鸞臺、兰渚,以美言之。” 唐 王勃 《九成宫颂》:“翊鸞臺之广宴,扈鸳砌之仙游。”(2). 唐 时门下省的别名。后借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 垂拱 元年改门下省曰鸞臺。” 宋 梅尧臣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幅狭不堪作詔命,聊备麤使供鸞臺。” 清 朱彝尊 《送曹郡丞贞吉之官徽州》诗:“凤沼趍晨久,鸞臺典籍荣。”(3).妆台。《敦煌曲子词·天仙子》:“燕语鶯啼惊觉梦,羞见鸞臺双舞凤。” 宋 ...
论功的意思:评定功劳之大小。《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四》:“昔圣王论功而赏贤。” 宋 欧阳修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深惭 汉 苏武 ,归国不论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天子论功升赏,自不必説。”...
南八的意思:即 唐 南霁云 ,因行八,故称。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城陷,贼以刃胁降 巡 ( 张巡 ), 巡 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 霽云 , 云 未应, 巡 呼 云 曰:‘ 南八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云 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 敢不死?’即不屈。” 宋 谢枋得 《初到建宁赋诗》:“ 南八 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清 顾炎武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 酸枣 之陈词慷慨,尚记 臧洪 ; 睢阳 之断指淋漓,最伤 南八 。”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七:“漫学 东方 耽戏謔,...
凝碧的意思:浓绿。 唐 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诗:“韵磬叩凝碧,鏘鏘彻巖幽。”《云笈七籤》卷七五:“其色凝碧,洞彻清明。”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钤韬的意思:古代兵法有《玉钤篇》和《玄女六韬要决》。后因以“鈐韜”泛指兵书或谋略。 清 赵天锡 《三元里》诗:“谁信乡团成劲敌,始知义愤即鈐韜。”...
千门的意思:(1).犹千家。 宋 韩维 《和景仁元夕》诗:“簫鼓千门沸,弓刀万马腾。” 陈三立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楼感赋》诗:“狼嘷豕突哭千门,溅血车菌处处村。”(2).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杜甫 《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元年》:“流血千门,僵尸万计。” 胡三省 注:“ 汉武帝 起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后世遂谓宫门为千门。”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四:“千门听击 冯夷 鼓,六博看投玉女壶。...
桥陵的意思:(1).即 黄帝 陵。在 陕西省 黄陵县 桥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参见“ 桥山 ”。(2). 唐睿宗 李旦 陵。在 陕西省 蒲城县 北 丰山 。《旧唐书·玄宗纪上》:“丙午,葬 睿宗大圣贞皇帝 于 桥陵 。”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恩旨陪葬於 桥陵 ,不祔不从,古之道也。”(3).泛指帝王陵墓。 清 赵翼 《题明太祖陵》诗:“桥陵曾借神僧穴,易代犹闻禁採樵。”...
生死的意思:...
松柏的意思:◎ 松柏 sōngbǎi(1) [pine and cypress]∶松树与柏树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chaste;pure and undefiled]∶比喻坚贞的洁操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3) [grave]∶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铜鞮的意思:(1). 春秋 晋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晋平公 曾筑 铜鞮宫 于此。 汉 置县,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北魏 以后屡有迁移。 明 洪武 初废入 沁州 。《左传·成公九年》:“秋, 郑伯 如 晋 , 晋 人讨其贰於 楚 也;执诸 铜鞮 。” 杜预 注:“ 铜鞮 , 晋 别县,在 上党 。” 杨伯峻 注:“据《嘉庆一统志》, 铜鞮 在今 山西 沁县 南。”(2). 春秋 晋 离宫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 铜鞮 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 杜预 注:“ 铜鞮 , 晋 离宫...
突骑的意思: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汉书·晁错传》:“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 匈奴 之众易挠乱也。” 颜师古 注:“突骑,言其驍鋭,可用衝突敌人也。”《魏书·皮豹子传》:“愿遣 高平 突骑二千,賫粮一月,速赴 仇池 。” 金 元好问 《岐阳》诗之一:“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清 钱谦益 《顺天府蓟州遵化县知县顾天宠授文林郎制》:“尔为令廉辨得民, 渔阳 突骑,皆尔赤子。”...
弯弓的意思:(1).挽弓;拉弓。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唐 崔融 《拟古》诗:“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 明 李梦阳 《豆莝行》:“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2).谓原相友善者反目成仇。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初, 舒 为县尉,坐手杀人停废, 无尽 为御史,言其才可用,乃得改官,至是乃尔,士论恶之……弯弓成俗,亦何足多怪。”《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酒肉弟兄千箇有,...
王侯的意思:[释义](名)王爵和侯爵,泛指显贵的爵位。 [构成]并列式:王+侯...
威灵的意思:◎ 威灵 wēilíng(1) [prestige]∶声威;威势广耀威灵(2) [gods]∶神灵...
银榜的意思:(1).亦作“ 银牓 ”。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高三仞,左右闕高百尺,画以五色,门有银牓。” 唐 杜甫 《乐游园歌》:“閶闔晴开詄荡荡, 曲江 翠幕排银牓。” 萧涤非 注:“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宫门不避讳》:“今上皇贵妃 郑氏 所居宫,名曰 翊坤宫 ,上一字即今上御名,何以银榜高悬。” 清 李果 《范文正公祠》诗:“先皇银榜龙章在,红树阶前交映明。”(2).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 ...
簪笔的意思:(1).谓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汉书·赵充国传》:“﹝ 张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汉书·昌邑王刘贺传》:“﹝ 刘贺 ﹞衣短衣大袴,冠 惠文 冠,佩玉环,簪笔持牘趋謁。” 颜师古 注:“簪笔,插笔於首也。”《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手版即古笏矣。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隋 薛道衡 《从驾...
专阃的意思:专主京城以外的权事。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此郭门之閫也。门中橛曰閫。”后称将帅在外统军为“专閫”。 清 吴伟业 《赠冯子渊总戎》诗:“令公专閫拥旌旄,雕鶚秋风赐锦袍。”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武殿试》:“緑营人员应略晓文案,至专閫大员,尤宜明晓。”...
壮士的意思:◎ 壮士 zhuàngshì[heroic man;vigorous man] 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凝碧池的意思:唐 禁苑中池名。 唐 天宝 十五载, 安禄山 兵入 长安 ,曾大宴其部下于此处。 唐 王维 《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 头奏管弦。”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王履道 同先子避地岭外,甚熟。因见有 颜持约 《王维画嘉陵江山图》,盖 明皇 幸 蜀 过 嘉陵 ,爱其江山,命 吴道子 图於 大同殿 壁, 王维 復画小簇,云:‘江山已暗 大同殿 ,絃管犹喧 凝碧池 。别写 嘉陵 三百里, 右丞 心事与谁知。’盖谓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