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
宋 · 敖陶孙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禅风光。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儿时拊头祝文章,祇今未入崔蔡行。
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
屋头荼蘼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蚝山旁。
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儿时拊头祝文章,祇今未入崔蔡行。
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
屋头荼蘼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蚝山旁。
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路岐:道路。禅风光:禅意景象。
须眉:胡须和眉毛,代指年龄。
丈人:长辈。
池南:池塘南边。
凫:野鸭。
鳏孤:孤寡。
羁旅:漂泊。
毛锥:毛笔。
万事裂:世事破碎。
辽东城郭:辽东的城郭。
酷似:非常像。
崔蔡:古代名士。
贳:宽恕。
骨肉:亲人。
屋头荼蘼:屋檐下的荼蘼花。
甥:外甥。
蚝山:比喻海边。
漫俗妆:随意的世俗妆容。
翻译
道路引领人心,不愿长久停留,野外梅花与官柳构成禅意景象。欣赏山水入诗,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两鬓斑白。
向长辈敞开心扉,即使不是石头人,也难以忘怀故乡。
五年漂泊江湖,以书为伴,梦中回到故乡的厅堂。
深知无论行走还是静坐,岁月催人老,池塘边鸭子戏水成双。
孤寡之人不再漂泊,破败寺庙令人感伤。
笔墨无法弥补世事破碎,生者各自天涯。
善和里的宅第不知换了多少次主人,辽东的城郭空自遥望。
一生何必酷似舅舅,容貌如嫫母皱眉,如施嫱哀容。
儿时期盼文章出众,如今却未能跻身崔蔡之列。
三年才有一封信,骨肉离散,愁绪难当。
屋檐下的荼蘼花越过墙头,窗内书香与阳光交织。
是否还思念远方的外甥?我也在海边挂念着他。
烦请将归乡之情告知地下,暂且等待华丽衣裳和世俗妆容。
鉴赏
这首宋诗《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慨。首句“路岐引人不作长”描绘了道路漫长,但诗人的心却被对亲人的牵挂牵引,不愿停留。接着,“野梅官柳禅风光”以自然景色烘托出静谧而禅意的氛围,暗示时光流转。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两句,诗人感叹岁月匆匆,自己不知不觉已年华老去。随后,诗人回忆与舅父的亲密关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舅父的敬仰。“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写出了诗人漂泊生涯中的读书生活,以及对与舅父团聚的梦境。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描绘了诗人想象中舅父的生活场景,暗示其孤独与闲适。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舅父境遇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未能如愿的遗憾。“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揭示了世事无常,亲人分散的无奈。
最后,诗人感叹人生变化多端,家族变迁大,同时表达了对甥儿的关心和对故乡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