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炊杜迁市煮笋
宋 · 杨万里
金陵竹笋硬如石,石犹有髓笋不及。
杜迁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
带雨斸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杂甘露。
可齑可脍最可羹,绕齿蔌蔌冰雪声。
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杜迁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
带雨斸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杂甘露。
可齑可脍最可羹,绕齿蔌蔌冰雪声。
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金陵:指南京。石:石头。
杜迁:地名,可能指市场。
酥:形容细腻如酥油。
柘浆:柘树果实榨出的汁液。
甘露:比喻甜美如露水。
齑:细切的蔬菜。
脍:切薄的鱼片。
蔌蔌:形容声音清脆。
冰雪声:比喻竹笋口感清脆。
咒:祈求。
顿顿:每天每顿。
食:吃。
翻译
南京的竹笋坚硬如石,石头尚且有髓,竹笋却不如。杜迁市场里的竹笋细腻如酥,竹笋的清香超越了酥油。
带着雨水挖来的竹笋,连同笋壳一起煮,里面含有柘树浆和甘甜露水。
它可以切细如齑,可以切片如脍,最适合做羹,口感清脆,如同冰雪在口中碎裂。
不必祈求不要长成竹子,但要天天吃笋,少吃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金陵竹笋的赞美之情。开篇便以“硬如石”形容其坚韧,紧接着指出即便是石头,也不及竹笋的坚实。这既突出了竹笋的特性,又通过与自然界中的另一种坚硬物质——石头进行对比,更显其独特。
接下来,“杜迁市里笋如酥”一句,则将竹笋比作美味的酥脂,表明了竹笋的细腻和美味。紧随其后,“笋味清绝酥不如”则进一步强调,虽然竹笋如同美食,但它的清甜之味却是酥脂所不能比拟的。
“带雨斸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杂甘露”两句,则描绘了竹笋在细雨中的生长环境,以及其内涵的汁液与甘美如同仙露,将竹笋的鲜美与自然之物——甘露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可齑可脍最可羹”一句,赞美竹笋不仅可以细嚼慢咽,而且还适合做成羹菜(一种古代的菜肴),其味道之佳,可谓登峰造极。接着,“绕齿蔌蔌冰雪声”则形容食用时竹笋在口中散发出的清脆声音,如同冰雪般清新脱俗。
最后两句“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表达了作者对于竹笋的喜爱之情,即便是不需要诅咒其他的菜肴不成竹(比喻不如竹笋),也不必吃肉类,只是不断地享用这些美味的竹笋即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竹笋的生长特性、口感和烹饪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物产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清淡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