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境
有石无不松,有松无不雪。
日夕众烟空,微钟上初月。
禽各静其枝,虎亦安其穴。
千峰一皓然,竟与人寰绝。
仁义属荣华,道法徒餔歠。
我舌久已焦,我心久已决。
安得一二人,把臂不须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山中的自然之美。"一一皆可悦"表达了对山景的喜爱,"有石无不松,有松无不雪"展现了山石松雪相映的冬日景色,给人以冷峻而纯净的感觉。傍晚时分,"日夕众烟空,微钟上初月"描绘出山间宁静的氛围,钟声悠扬,月色朦胧。
诗人进一步通过"禽各静其枝,虎亦安其穴",描绘动物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和谐相处,展现出山林的生机和宁静。"千峰一皓然,竟与人寰绝"则强调了山境的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然而,诗人也借此反思人间的荣华与道法,认为它们与此地的自然之美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我舌久已焦,我心久已决",暗示了内心的坚定与抉择,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安得一二人,把臂不须说",希望能与一二知己共赏此景,无需多言,心灵相通。整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词语解释
把臂的意思:同“ 把鼻 ”。1.握持手臂。表示亲密。 汉 袁康 《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 唐 钱起 《过沉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2).谓亲切会晤。 清 方文 《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3).谓按脉。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同“ 把鼻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
不须的意思: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初月的意思:(1).新月。《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綺垂新风。” 宋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2).指正月。《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 羲之 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 宋 陆游 《老学庵续笔记》卷一:“ 王羲之 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
道法的意思:(1).道理法度。《管子·法法》:“明王在上,道法行於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荀子·致士》:“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韩非子·饰邪》:“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道法万全,智能多失。”(2).遵循效法。《韩非子·难言》:“时称《诗》《书》,道法往古。”(3).遵守法制。《管子·任法》:“圣君亦明其法而固守之;羣臣修通辐輳,以事其主;百姓辑睦,听令道法,以从其事。”《管子·任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 尹知章 注:“道,从。”(4).道教...
得一的意思:(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
法徒的意思:佛教徒。 南朝 梁简文帝 《宋姬寺慧念法师墓铭》:“如彼高山,法徒斯仰。”...
皓然的意思:亦作“皜然”。1.洁白貌。《列子·汤问》:“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布而振之,皓然疑乎雪。”《后汉书·吴良传》:“ 显宗 以示公卿曰:‘前以事见 良 ,鬚髮皓然,衣冠甚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 壹公 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 宋 陈师道 《元日雪》诗之一:“半夜风如许,平明雪皓然。”《儒林外史》第一回:“来到 秦老 门首,见 秦老 八十多岁,鬚鬢皓然,手扶拄杖。”(2).形...
久已的意思:◎ 久已 jiǔyǐ[long ago] 早已;早就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仁义的意思:[释义](形)〈方〉性情和蔼,通情达理。 [构成]并列式:仁+义 [例句]这个人很仁义。(作谓语)[反义]霸道...
人寰的意思:[释义](名)〈书〉人间。 [构成]偏正式:人(寰...
日夕的意思:◎ 日夕 rìxī(1) [day and night]∶日夜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2) [evening]∶近黄昏时;傍晚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荣华的意思:[释义](形)草木开花,旧时比喻兴盛或显达。 [构成]并列式:荣+华...
如此的意思:[释义](副)这样(表示强调或肯定某种情况)。 [构成]动宾式:如|此 [例句]如此勇敢。(作状语)...
无不的意思: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烟空的意思:亦作“烟空”。高空;缥缈的云天。 唐 无名氏 《日载中赋》:“禎烟空,耿霄汉,始由度而方映,忽移躔於已旰。” 唐 李白 《上之回》诗:“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夜泊而猿啼霜树,晨征而月在烟空。”...
一一的意思:◎ 一一 yīyī[one by one;one after another]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一一检查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一皆的意思:一律;全部。《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其计莫若尽驱 巴西 、 梓潼 民内 涪水 以西,其仓廩野穀,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梁孝元 前在 荆州 ,有 丁覘 者, 洪亭 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 孝元 书记,一皆使之。”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卢晋公 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过给事中曰:‘吾徒侥倖至多,此辈优一资半级,何足问也。’一皆注定,未曾退量。”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八节:“故专制之国,无论上下贵贱,一皆以变诈倾巧相遇,盖有迫之,...
一二的意思:◎ 一二 yī-èr(1) [just a few;one or two]∶一两个;少数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2) [a little]∶一点点,一些略知一二(3) [a few]∶少数;一两个邀请一二知己(4) [one by one]∶逐一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人的意思: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 注:“与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 尹知章 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只如的意思:就象。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盆池鱼》:“宰相之职,四海具瞻,若任人不当,则国受其殃,只如 林甫 为相……臣恐他日之后,祸延宗社。” 宋 范成大 《赠举书记归云丘》诗:“白髮苍颜心故在,只如当日看山时。” 明 刘基 《过闽关》诗之五:“饮淅香琼酒瀲霞,驛亭到处只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