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竹如意(其一)赏析

竹如意(其一)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曾为弹琴指甲伤,有时曝背竹书光。
不须爬痒倩仙爪,忍待一朝春笋长。

鉴赏

这首诗《竹如意(其一)》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曾为弹琴指甲伤”,以弹琴时指甲受损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指甲在弹琴时容易受伤,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磨难与挑战,而竹子则以其坚韧的特性,象征着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次句“有时曝背竹书光”,描述了诗人偶尔在阳光下翻阅竹简的情景。这里的“竹书光”不仅指竹简上的文字,更象征着知识的光芒和智慧的传承。诗人通过与竹子的亲密接触,仿佛在汲取着知识与智慧的养分,同时也寓意着竹子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地位。

后两句“不须爬痒倩仙爪,忍待一朝春笋长”,进一步深化了对竹子的赞美。诗人认为,无需借助外力来解决生活中的小困扰,就像等待春天新笋的自然生长一样,一切都会随时间而得到妥善解决。这里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耐心等待美好事物到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和生命力,也蕴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通过竹子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词语解释

不须的意思: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春笋的意思:◎ 春笋 chūnsǔn[bamboo shoots in spring] 春季长成或挖出的各种竹笋...

曝背的意思:(1).背朝烈日。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夫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2).借指耕作。《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僕得曝背於陇亩之中……安身为乐,无忧为福。”(3).以背向日取暖。 唐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诗:“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自序》:“他日茅簷曝背,以示子孙, 欧阳子 所谓‘顾瞻玉堂,如在天上’者,不啻过。”...

一朝的意思:◎ 一朝 yīzhāo[once;in one day] 一旦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有时的意思:(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

指甲的意思:◎ 指甲 zhǐjia[nail] 指尖上覆盖的角质物,有保护作用...

竹书的意思: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后人称编缀成册的竹简为竹书。《晋书·束晳传》:“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 清 黄景仁 《貂裘换酒·题万黍维持筹读律图》词:“更问竹书三尺底,夜深时、多少钱神哭?”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盖草昧大闢,竹书方备,纳言委巷,受职史官:芻説鄙谈,以简朴为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