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太息行赠平湖谢赞府赏析

太息行赠平湖谢赞府

明 · 陆粲
太息复太息,悲风动河梁。
浮云翳中天,白日不回光。
谢子庐江来,脩髯宛清扬。
伏阙三上书,雅道陈虞唐。
九重天听高,臣愚不自量。
臣有肺腑言,譬彼俗医方。
和缓傥见收,足使疲癃康。
退谒相国门,持书立堂皇。
卑之无高论,咄尔书生狂。
归来逆旅中,哀歌不成章。
顾余伸前议,意气何慨慷。
听之重为叹,泪下沾我裳。
纷纷肉食者,俛仰随班行。
而子饭藜藿,抗言一何张。
坐令吾徒惭,喑嘿中自伤。
严冬霜雪集,子行返南疆。
薄宦栖远邑,别路悠且长。
握手为子言,努力慎所将。
明明辟皇闱,元化方日昌。
嘉谋会当酬,良贾善深藏。
势位无崇卑,名节要自臧。
空言顾何施,令德有遐芳。

拼音版原文

tàitàibēifēngdòngliáng

yúnzhōngtiānbáihuíguāng

xièjiāngláixiūránwǎnqīngyáng

quēsānshàngshūdàochéntáng

jiǔzhòngtiāntīnggāochénliáng

chényǒufèiyánfāng

huǎntǎngjiànshōu使shǐlóngkāng

退tuìxiāngguóménchíshūtánghuáng

bēizhīgāolùnxiàoěrshūshēngkuáng

guīláizhōngāichéngzhāng

shēnqiánkǎikāng

tīngzhīzhòngwèitànlèixiàzhānshang

fēnfēnròushízhěyǎngsuíbānxíng

érfànhuòkàngyánzhāng

zuòlìngcányīnzhōngshāng

yándōngshuāngxuěxíngfǎnnánjiāng

báohuànyuǎnbiéyōuqiěcháng

shǒuwèiyánshènsuǒjiāng

míngmínghuángwéiyuánhuàfāngchāng

jiāmóuhuìdāngchóuliángjiǎshànshēncáng

shìwèichóngbēimíngjiéyàozāng

kōngyánshīlìngyǒuxiáfā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粲的《太息行赠平湖谢赞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谢赞府的深深敬佩与关切之情。诗中通过“太息复太息”、“悲风动河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重而悲凉的气氛,象征着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人赞赏谢赞府的高尚品格,他像古代贤士一样,多次上书朝廷,倡导公正之道,但又自知才疏学浅,但仍坚持直言进谏。

“九重天听高,臣愚不自量”表达了对朝廷的敬畏和对自己意见可能被接纳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无奈与自谦。诗人以“肺腑言”比喻真诚的建议,希望他的言论能得到采纳,从而改善社会状况。

在与谢赞府告别时,诗人感叹世态炎凉,权贵们沉默不语,而谢赞府却依然坚守原则,这使得诗人深感羞愧。最后,诗人鼓励朋友在仕途上谨慎行事,强调无论地位高低,名节最为重要,并寄望他的美德能长远流传。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钦佩,也揭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词语解释

哀歌的意思:[释义](名)指悲哀的歌曲或诗歌。 [构成]偏正式:哀(歌 [例句]②(动)因悲哀而歌唱。偏正式:哀(歌。他恸哭哀歌。(作谓语)...

白日的意思:◎ 白日 báirì(1) [day;daytime]∶白天(2) [sun]∶太阳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3) [time]∶泛指时光浪费白日...

班行的意思:(1).朝班的行列;朝官的位次。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 汉 家太史 宋公 孙,漫逐班行謁帝閽。” 明 文肇祉 《上林斋宿》诗:“自媿衰年通仕籍,强随鵷侣缀班行。”(2).也泛指行辈、行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 扶 即 薛 谓近从兄弟班行,内外亲族絶多。”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凤凰池上,依八卦摆班行。”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妙选女乐百人,各就班行,彼歌此舞,更退迭进。”(3).指朝官。 唐 张籍 《送郑尚书出镇南海》诗:“远...

悲风的意思:◎ 悲风 bēifēng[grievous wind] 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高树多悲风。——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

别路的意思:(1).离别的道路。 南朝 陈 徐陵 《秋日别庾正员》诗:“青雀离帆远,朱鳶别路遥。”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隔桥车影去,别路马蹄闻。”(2).岔道。《北史·李景传》:“寻从 史万岁 击 突厥 於 大斤山 ,别路邀贼,大破之。”...

薄宦的意思: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晋 陶潜 《尚长禽庆赞》:“ 尚子 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逯钦立 注:“薄宦,作下吏。” 唐 高适 《鉅鹿赠李少府》诗:“ 李侯 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宋 王安石 《和君叔怀灊楼读书之乐》:“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清 邵长蘅 《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诗:“我昔弱龄今有鬚,君亦蹉跎四十餘。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拥青氊居。”...

不回的意思:正直,不行邪僻。《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后汉书·侯霸传》:“﹝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新唐书·郗士美传》:“﹝ 士美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 元载 所忌。” 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逊。”...

不成的意思:[释义](助)用在句子末了,同副词“莫非”、“难道”配合,表示反问或推测。难道你要考考我~? [构成]偏正式:不〔成...

成章的意思:◎ 成章 chéngzhāng(1) [come out as an article]∶成文章下笔成章出口成章(2) [to write well]∶成条理顺理成章...

持书的意思:官名。司理书簿。《后汉书·杜林传》:“ 隗嚣 素闻 林 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 刘攽 《<东汉书>刊误》:“案文多一‘平’字。盖旧作‘治书’,读者以‘平’音‘治’字, 章怀 已改,作‘持’,后人又妄留‘平’字也。”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诗:“执简寧循枉,持书每去邪。”集注引 孙汝听 曰:“ 汉 有治书侍御史,后曰持书。《后汉书》 蔡邕 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持书亦御史职也。”...

崇卑的意思:亦作“ 崇庳 ”。高低,高下。 唐 韩愈 《进学解》:“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若夫权行试守,皆正除之官,特以是别资序之崇卑而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节假》:“上因传旨,此后遇京官夜还,无问崇卑,令舖军执灯传送。”...

肺腑的意思:◎ 肺腑 fèifǔ[the buttom of one’s heart] 肺脏。内心深处;心腹这一席话的确发自肺腑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三国演义》...

纷纷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议论纷纷。(作谓语)落叶纷纷。(作谓语) (2) (形)(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青年们纷纷要求到边疆工作。(作状语) [构成]重叠式...

风动的意思:◎ 风动 fēngdòng[pneumatic]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风动工具...

浮云的意思:◎ 浮云 fúyún(1) [floating clouds](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伏阙的意思: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唐 独孤及 《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诚,伏闕请命。” 宋 陆游 《跋临汝志》:“﹝ 欧阳澈 ﹞ 建炎 初伏闕上书,论大臣误国。” 康有为 《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诗:“ 辽 、 臺 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

伏阙的意思: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唐 独孤及 《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诚,伏闕请命。” 宋 陆游 《跋临汝志》:“﹝ 欧阳澈 ﹞ 建炎 初伏闕上书,论大臣误国。” 康有为 《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诗:“ 辽 、 臺 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

高论的意思:[释义](名)敬辞,见解高明的言论。 [构成]偏正式:高(论 [例句]有何高论?(作宾语)[反义]拙见...

高论的意思:[释义](名)敬辞,见解高明的言论。 [构成]偏正式:高(论 [例句]有何高论?(作宾语)[反义]拙见...

归来的意思:◎ 归来 guīlái[return] 返回原来的地方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国门的意思:◎ 国门 guómén(1) [gate of the capital city](2) 旧指国都的城门,也指守护城门的小神,也指边境;今指边防哨所和海关拒敌于国门之外(3) 比喻国家政策、规定打开国门,大胆吸收一切有用的东西...

河梁的意思:(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和缓的意思:◎ 和缓 héhuǎn[ease up;relax] 平和舒缓,使平和舒缓和缓一下气氛...

皇闱的意思:皇宫的门。亦指皇宫。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赫赫大 晋 朝,明明闢皇闈。”《宋书·乐志二》:“鼓鐘震天区,礼容塞皇闈。” 唐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诗:“丹陛祥烟灭,皇闈杀气横。”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物见於皇城内,皇闈外,王宫之中。”...

会当的意思:该当;当须。含有将然的语气。《艺文类聚》卷五四引 三国 魏 丁仪 《刑礼论》:“会当先别男女,定夫妇,分土地,班食物,此先以礼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桓道恭 ﹞常自带絳绵绳,箸腰中, 玄 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 宋 杨万里 《古路》诗:“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鯢。”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倘復纷紜,会当牺牲老屋。”...

回光的意思:(1).回旋晃动的光。 南朝 梁元帝 《古意咏烛诗》:“花中烛,焰焰动帘风;不见来人影,迴光持向空。”(2).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天空发生短时光亮的现象。 许地山 《黄昏后》:“直等到西方底回光消灭了,他才立起来,一手挟着乐器,一手牵着女儿,从园里慢慢地走出来。”泛指物体反射出的亮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四:“眼前乱投书籍报章的散影,及小镜的回光。”(3).迷信指离躯远游之神魂返归躯壳。《英烈传》第四回:“长老也出了天门,与伽蓝拱手而别,便迴光到自己身上。”...

嘉谋的意思:高明的经国谋略。《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汉书·成帝纪》:“冀闻切言嘉谋,匡朕之不逮。”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建都》:“安土重迁,谁敢轻议及此,藉曰有之亦必枢密嘉谋,草野恶得而妄参耶?”...

节要的意思:◎ 节要 jiéyào[extracted gist] 摘录的要点文章节要...

九重的意思:(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慨慷的意思:亦作“ 慨忼 ”。1.感慨。 晋 左思 《杂诗》:“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宋 陆游 《初夏休日园中闲赋》诗:“良时动人怀,东望一慨慷。” 清 姚鼐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蹟销磨多慨慷。”(2).情绪激昂。 晋 成公绥 《啸赋》:“时幽散而将絶,中矫厉而慨慷。” 宋 文天祥 《白沟河》诗:“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 清 周永铨 《义卒行》:“翻然出门去,意气何慨慷!”...

抗言的意思:◎ 抗言 kàngyán(1) [loudly speak]∶高声而言(2) [speak bluntly]∶直言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明史》...

空言的意思:(1).谓不切实际的话。《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説。” 晋 卢谌 《览古》诗:“ 秦 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鲁迅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2).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马贞 索隐:“空言,谓褒贬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乱臣贼子惧也。”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孟子 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明 梅之...

藜藿的意思:◎ 藜藿 líhuò(1) [inferior meal] 指粗劣的饭菜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2) (藜藿——吃野菜。动用)...

良贾的意思:善于经营的商人。《荀子·修身》:“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閲不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清 张惠言 《与左仲甫书》:“夫用人之道,若良贾之息物然。陆而资舟,水而资车,故时用物而不匱。”...

令德的意思:(1).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子产 寓书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 ,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侨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明明的意思:[释义](副)表示确实(强调事物的确定性,下文意思往往转折)。 [构成]重叠式 [例句]我明明看见了;怎么会错?(作状语)[同音]冥冥、溟溟、瞑瞑...

明辟的意思:(1).明君。《书·洛诰》:“朕復子明辟。” 蔡沉 集传:“明辟者,明君之谓。”《北史·隋越王侗传》:“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復子明辟。” 清 洪昇 《长生殿·收京》:“就军前瞻天仰圣,共尊明辟。”(2).谓还政于君。《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 邓后 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闕明辟之义。”《后汉书·杜根栾巴等传赞》:“ 邓 ( 邓太后 )不明辟, 梁 ( 梁太后 )不损陵。慊慊 欒 杜 ,讽辞以兴。”明法,严明法律。《孔子家语·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

名节的意思:名誉与节操。《汉书·龚胜传》:“二人相友,并著名节。” 晋 李密 《陈情事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宋 王禹偁 《上史馆吕相公书》:“今馆中之士先进者……皆砥礪名节,老于文学。” 明 方孝孺 《孝思堂记》:“势位可以耀当时,而名节不足传后世。” 许杰 《邻居》一:“人家的名节呢,你不能轻易毁坏。”...

逆旅的意思:◎ 逆旅 nìlǚ[hotel;inn] 客舍;旅店宿于逆旅。——《庄子·山水》寓逆旅。——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努力的意思:[释义](动)尽量使出力量,多用于口语。 [构成]动宾式:努|力 [例句]努力工作。(作状语)[同义]竭力、尽力、极力、勤奋...

疲癃的意思:(1).曲腰高背之疾。泛指年老多病或年老多病之人。 宋 张载 《正蒙·乾称》:“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鰥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又有那真正疲癃残疾的人,他却那里有一日十二个钱来买穀。”(2).指苦难或苦难之人。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交兵》:“ 徐方 枕, 淮 夷静。疲癃拯,黎庶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 桂林 除跋扈, 梧 野起疲癃。” 钱玄同 《中山先生逝世后中...

肉食的意思:[释义](名)肉类食物。 [构成]偏正式:肉(食 [例句]采购些肉食。(作宾语)...

三上的意思:(1).指马上、枕上、厕上。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清 赵翼 《寄题法梧门祭酒诗龛图》诗:“ 杜 诗万里行, 欧 诗三上成。”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 魏善伯 徵士,题 范覲公 中丞厕云:成文自古称三上,作赋於今过十年。”(2).上上、上中、上下。泛指上等。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上书的意思:◎ 上书 shàngshū(1) [submit a written statement to a higher authority]∶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2) [give a new lesson]∶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势位的意思:权势地位。《荀子·正论》:“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於天下,夫有谁与让矣!” 宋 王安石 《与王禹玉书》:“阁下亲屈势位之尊,忘名德之可以加人,而乐与之为善。” 鲁迅 《坟·论“他妈的!”》:“势位声气,本来仅靠了‘祖宗’这惟一的护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毁,便什么都倒败了。”...

书生的意思:[释义](名)读书人。 [构成]偏正式:书(生 [例句]他是白面书生。(作宾语)[同音]舒声...

霜雪的意思:(1).霜和雪。《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阴气胜则凝为霜雪。”(2).谓经受霜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3).喻高洁的情操。 汉 孔融 《荐祢衡疏》:“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北魏 常景 《严君平》诗:“ 严君 性沉静,立志明霜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仝 志怀霜雪,操拟松柏。”(4).喻指雪亮的剑光。 唐 杜甫 《暮秋呈苏涣侍御》诗:“倾壶簫管动...

俗医的意思:庸医,医道平庸的医生。 宋 陆游 《省事》诗:“心安闲梦少,病去俗医疏。”...

随班的意思:谓依照官位等次入朝供奉。《宋史·职官志二》:“初除説书二人,皆以隐逸起, 蔡崈 、 吕瓘 ,仍遂其性,詔以士服随班朝謁入侍。”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朝朝宿卫,早早随班。”《红楼梦》第五八回:“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

太息的意思:◎ 太息 tàixī(1) [have a deep sign] 即“叹气”。(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3) 表示某种感情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堂皇的意思:[释义](形)形容气势盛大。 [同音]瑭璜...

天听的意思:(1).上天的听闻。《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元 贡师泰 《河决》诗:“恐是天听高,致使雨露偏。” 清 陈梦雷 《告都城隍文》:“伏以天听无私,妙感应以立善淫之劝;神威有赫,显昭格以大彰癉之权。”(2).帝王的听闻。《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三公朝朔望之日,又可特延入,讲论得失,博尽事情,庶有裨起天听,弘益大化。” 唐 独孤及 《谏表》:“百姓不敢诉於有司,有司不敢闻於天听。” 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窃臣岭海下士,才识闇愚,以时事艰难,屡次上书,冒凟天听。”...

握手的意思:◎ 握手 wòshǒu[handshake]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吾徒的意思:(1).我的门徒。《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2).犹我辈。 汉 班固 《答宾戏》:“ 孔 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五代 伍乔 《龙潭张道者》诗:“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明 高启 《送虚白上人序》:“ 虚白 之贤,不唯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相国的意思:◎ 相国 xiàngguó[prime minister] 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雅道的意思:(1).正道;忠厚之道。《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恭惟故府尚书 王公 ,标延雅道,藻耀儒林,业裕匡时,仁周济物。” 清 章学诚 《复崔荆州书》:“今诸縉绅,磨勘月餘,签摘如麻,甚至屡加詆詰嘲笑,全失雅道。”(2).指创作、欣赏诗、书、画等风雅之事。 隋 江总 《庄周画颂》:“丹青可久,雅道斯存。” 唐 郑谷 《寄题诗僧秀公》诗:“近来雅道相亲少,唯仰吾师所得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序》:“ 唐 几三百年,鼎钟挟雅道...

严冬的意思:◎ 严冬 yándōng[severe winter] 极冷的冬天...

要自的意思:应自;须自。《北史·序传·李冲》:“今徙极中天,创居 嵩 洛 ,虽大构未成,要自条纪略举。” 唐 窦牟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 唐 李嘉祐 《送房明府罢长宁令湖州客舍》诗:“要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 宋 陆游 《读<易>》诗:“乾坤要自吾身看,卧听鷄鸣起索衣。”...

意气的意思:◎ 意气 yìqì(1) [will and spirit]∶志向与气概意气风发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pirit;expression]∶精神;神色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3) [interest]∶志趣意气投合(4) [personal prejudice]∶偏激、任性的情绪意气用事...

医方的意思:(1).医生和方士。《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2).医术,医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医方之事,取妙极难。”《通志·总序》:“医方则有脉经,有灸经,有本草,有方书,有炮炙,有病源,有妇人,有小儿。”(3).医书;医疗处方。《北史·艺术传下·许智藏》:“祖 道幼 ,常以母疾,遂览医方,因而究极,时号名医。”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閲医方,见《明堂图》,人五臟之系咸附於背……乃詔不得笞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人家请了 上...

一何的意思:◎ 一何 yīhé[how] 何其,多么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

元化的意思:造化;天地。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六:“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繄元化之纷纶兮,阴阳运而参差。”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诸公以英才骏足絶世之学,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云翳的意思:◎ 云翳 yúnyì[nebula] 中医病名。眼球角膜疾病后所遗留的一层薄若云雾状翳障...

之无的意思:(1).之字与无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僕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识之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重天的意思:犹高天。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雕鐫备勒,飞禽走兽之奇;藻绘争开,复地重天之变。”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百千民拥听经座,始见重天社稷才。”...

中天的意思:◎ 中天 zhōngtiān[meridian passage] 天空;天顶一轮明月高悬中天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自伤的意思:◎ 自伤 zìshāng(1) [self-sentimental]∶自我悲伤感怀他因自己是个残疾人而自伤(2) [self-wounding;self-inflicted injury]∶自己伤害自己...

自量的意思:◎ 自量 zìliàng[estimate one’s own ability or strength] 自己审度估量;自知之明这人太不自量...

坐令的意思: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不自量的意思:◎ 不自量 bùzìliàng[overrate one’s abilities] 过高地估计自己如此狂妄,太不自量...

九重天的意思:(1).古人认为天有九层,因泛言天为“九重天”。《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引 宋善威 诗:“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封神演义》第二回:“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败兵随地拥。” 李瑛 《我们的飞机》诗:“等信号,一步跨上九重天,回头看,全国人民望着你!”(2).指帝王或朝廷。 唐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 潮阳 路八千。” 宋 晏殊 《浣溪沙》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覲九重天。”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