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忠彻尚宝致政归乡
明 · 杨荣
碧空下凉露,玉树生秋风。
朝回别行客,目送南飞鸿。
青冥浩无际,去去不可从。
怀君先大夫,夙昔遭奇逢。
潜邸识真主,不羡汉吕公。
列职清华地,最沐恩宠隆。
一朝忽仙逝,惕然动宸衷。
推恩锡世禄,不独荣厥躬。
接武登凤池,垂绅侍重瞳。
累绩升少卿,出入丹禁中。
侍从历四朝,眷遇期有终。
齿力尚未衰,归思何匆匆。
封章荷俞允,拜命辞九重。
故乡有先陇,郁郁罗青松。
岁时伸祀礼,诚意潜感通。
忠孝求无愧,令望垂不穷。
朝回别行客,目送南飞鸿。
青冥浩无际,去去不可从。
怀君先大夫,夙昔遭奇逢。
潜邸识真主,不羡汉吕公。
列职清华地,最沐恩宠隆。
一朝忽仙逝,惕然动宸衷。
推恩锡世禄,不独荣厥躬。
接武登凤池,垂绅侍重瞳。
累绩升少卿,出入丹禁中。
侍从历四朝,眷遇期有终。
齿力尚未衰,归思何匆匆。
封章荷俞允,拜命辞九重。
故乡有先陇,郁郁罗青松。
岁时伸祀礼,诚意潜感通。
忠孝求无愧,令望垂不穷。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送袁忠彻尚宝致政归乡》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袁忠彻归乡的情景,同时也寓含了对袁忠彻一生仕途和品德的赞美。首联“碧空下凉露,玉树生秋风”以清冷的秋景烘托离别的氛围,暗示友人即将踏上归程。接下来,“朝回别行客,目送南飞鸿”表达了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心中充满离愁。
诗中提到袁忠彻在年轻时即慧眼识得真主,官至显赫,深受恩宠,但又在“一朝忽仙逝”时离去,让诗人深感惋惜。然而,皇帝对他的恩泽并未止于个人,而是“推恩锡世禄”,体现了皇家的仁德。袁忠彻的仕途历程和忠诚尽责,使得他在“侍从历四朝”后仍受到眷顾。
最后,诗人感慨袁忠彻虽然年事已高,但归心似箭,表达出对故乡和亲情的深深怀念。他带着皇帝的批准和期望,回到故乡,那里有“先陇”和“青松”,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忠诚。诗人希望袁忠彻能在归乡后继续秉持忠孝,其声望将永远流传。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袁忠彻高尚人格的赞扬,展现了明朝官员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