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月来时,与迈恺论及《楚辞》,迈恺请作词纪念屈原,因为成《八声甘州》一首)
况行吟泽畔,遗风未沫,楚是吾乡。
更喜辰沅避寇,云水日徜徉。
纫秋兰为佩,寄我思长。
三十馀年回首,问洞庭何似,几历沧桑。
送纷纷过客,扰攘闹湖湘。
祗骚魂好修不改,谅高驰天外尚翱翔。
吾衰矣,此身未死,此意仍狂。
词语解释
翱翔的意思:◎ 翱翔 áoxiáng[flutter;soar;hover over;take wing]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避寇的意思:亦作“ 避宼 ”。谓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庄子·让王》:“ 吴 军入 郢 , 説 ( 屠羊説 )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清 方文 《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馀杭赋此赠之》诗之四:“我欲移家为避宼,他时不虑买山钱。” 清 李调元 《避炎》诗:“避炎如避寇,逐北尽投林。”...
沧桑的意思:◎ 沧桑 cāngsāng“沧海桑田”的缩语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徜徉的意思:(1).犹徘徊。盘旋往返。《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间。”徜徉,一本作“ 析惕 ”。(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会 帝轩 之未归兮,悵徜徉而延佇。”旧注:“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后汉书·张衡传》作“相佯”。(3).安闲自得貌。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於 盘 兮,终吾生以徜徉。” 宋 陈亮 《何少嘉墓志铭》:“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时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养疾。” 明 张羽 《秋日苕溪·道中》诗:...
洞庭的意思:(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
儿时的意思:◎ 儿时 érshí[childhood] 童年谈及儿时故乡的景物,如在眼前...
纷纷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议论纷纷。(作谓语)落叶纷纷。(作谓语) (2) (形)(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青年们纷纷要求到边疆工作。(作状语) [构成]重叠式...
高驰的意思:向高处远处飞驰。《楚辞·离骚》:“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晋书·挚虞传》:“纚鷦明以承旂兮,駔天马而高驰。” 南朝 梁 沉约 《游金华山》诗:“高驰入閶闔,方覩灵妃笑。”...
高驰的意思:向高处远处飞驰。《楚辞·离骚》:“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晋书·挚虞传》:“纚鷦明以承旂兮,駔天马而高驰。” 南朝 梁 沉约 《游金华山》诗:“高驰入閶闔,方覩灵妃笑。”...
过客的意思:◎ 过客 guòkè[passing traveller] 过路的人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韩非子·五蠹》...
好修的意思:喜爱修饰仪容。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 洪兴祖 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何似的意思:(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
湖湘的意思:湖南省 洞庭湖 和 湘江 地带。常用来代指 湖南 。 宋 岳飞 《奏乞除在外宫观第二札子》:“奉圣旨, 岳飞 已平 湖 湘 。”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十二:“旧曲新诗压教坊,缕衣垂白感 湖 湘 。” 陈家英 《有怀秀元三妹北洋女师范即次其韵》:“ 湖 湘 词祖推骚体, 江 左门才数 谢 家。”...
回首的意思:[释义](1) (动)把头转向后方。 (2) (动)〈书〉回顾;回忆。回首往事。(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回|首...
榴花的意思:(1).石榴花。 唐 李商隐 《茂陵》诗:“ 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 刘詵 《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良人去久,没个人儿走,风吹榴花红欲剖,问道儿家知否?”(2).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 顿逊国 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 南朝 梁元帝 《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 唐 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 宋 王安石 《寄李...
清妍的意思:词语】清妍【繁体】清姸【拼音】qīnɡ yán【词语解释】1.美好。...
秋兰的意思:秋日的兰草。《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汉 张衡 《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陆沉之羽,復与翔鸿抚翼。”...
扰攘的意思:[释义](动)骚乱,纷乱。 [构成]并列式:扰+攘 [例句]干戈扰攘。(作谓语)...
三十的意思:(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骚魂的意思:指 屈原 。泛指死去的诗人。 元 阮忠彦 《追挽陈岑楼》诗:“欲酹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生还重喜酹 金 焦 ,江上骚魂亦可招。” 柳亚子 《西湖谒曼殊墓有作》诗之三:“凿开混沌原多事,地下骚魂倘谅余。”...
天外的意思:(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未沫的意思:(1).不曾休止。《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絜兮,身服义而未沫。” 王逸 注:“沫,已也。”(2).引申为未消失。《楚辞·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沼书》:“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泫然不知涕之无从也。”按,沫或写作“沬”,疑讹。...
我思的意思:◎ 我思 wǒsī(1) [cogito](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午日的意思:(1).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晋 周处 《风土记》:“午日烹鶩,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宋 梅尧臣 有《午日》诗。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宜忌》:“午日冰和土粉晒乾,擦小儿热疿。”(2).干支逢午的日子。《后汉书·陈宠传》“犹用 汉 家祖腊”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汉 家火行盛於午,故以午日为祖也。” 宋 曾慥 《类说·燕北杂记·午日大喊》:“番兵每遇午日,如不逢兵,亦须排阵望西大喊七声,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3).中午。 唐 张籍 《江南行》:“...
行吟的意思:◎ 行吟 xíngyín[singing while walking] 边行走边吟唱屈原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遗风的意思:◎ 遗风 yífēng[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余风,余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史记·吴太伯世家》扬郑卫之浩乐,结激 楚之遗风。——《淮南子·原道训》...
云水的意思:(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