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云衢册封周藩
明 · 杨起元
在昔皇华使,周爰慎咨诹。
与子共夙夜,亲见周宣忧。
輶轩适河洛,敢誇弩矢谋。
知子抱至性,疾恶如仇雠。
试问牧民者,不如羊与牛。
长河亘南北,咄哉无泛舟。
怅此对厨传,屡见匕箸投。
归来过里门,黧面深两眸。
依依问桑梓,温温相慰休。
到县揖县官,叱驭尊道周。
时事难具陈,且遂友生求。
与子共夙夜,亲见周宣忧。
輶轩适河洛,敢誇弩矢谋。
知子抱至性,疾恶如仇雠。
试问牧民者,不如羊与牛。
长河亘南北,咄哉无泛舟。
怅此对厨传,屡见匕箸投。
归来过里门,黧面深两眸。
依依问桑梓,温温相慰休。
到县揖县官,叱驭尊道周。
时事难具陈,且遂友生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使者出使周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人以“在昔皇华使”开篇,引出古代使者周游四方,谨慎咨询的场景,随后点明与友人一同经历辛劳,共同见证周宣王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輶轩适河洛”,展现了使者们不畏艰难,深入考察的勇气。
接着,诗人赞扬友人“抱至性,疾恶如仇雠”,表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邪恶的坚决反对。在询问地方官员的治理情况时,诗人以“不如羊与牛”之语,暗含对官员治理不善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长河亘南北,咄哉无泛舟”一句,借长河横贯南北,感叹无法乘舟而行,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局限和不便。面对与友人的分别,诗人“怅此对厨传,屡见匕箸投”,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友人的不舍。
回到家乡,“归来过里门,黧面深两眸”,描绘了友人归家后的疲惫与沧桑,诗人以“依依问桑梓,温温相慰休”表达对其深深的关切和安慰。最后,“到县揖县官,叱驭尊道周”,展现了友人在地方官面前的恭敬与对道路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生涯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友人出使经历的描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际关系的深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