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钵山志寄怀薛慰农院长即用其九日澹然招集旃檀林即事原韵
清 · 应宝时
桑根先生其犹龙,入世出世殊凡庸。
晚耽泉石岂所愿,早躬轩冕犹非慵。
东床寄我《钵山志》,如向群玉窥嵷巃。
相违忽忽逾十载,未得携酒来过从。
金陵自昔最繁盛,劫火之后皆蒿蓬。
记曾共蹑翠微顶,放眼一望万古空。
其时意熊尚雄杰,俯视多少岧峣峰。
名花未厌鬓毛白,野草犹凝战血红。
寇盗初平四彝服,傲岸身世谁能容。
幸蒙圣恩放归去,麋鹿性喜林草丰。
沧江一卧岁顿晚,惟爱深夜闻清钟。
虚空打破便无碍,此理真实非机锋。
悬崖撒手百事了,先生之意将无同。
桓公鲁公并辛苦,武乡终竟瘁厥躬。
何如靖节与元直,种秫种菜春融融。
老方学诗不解律,聊赓长句呈河东。
晚耽泉石岂所愿,早躬轩冕犹非慵。
东床寄我《钵山志》,如向群玉窥嵷巃。
相违忽忽逾十载,未得携酒来过从。
金陵自昔最繁盛,劫火之后皆蒿蓬。
记曾共蹑翠微顶,放眼一望万古空。
其时意熊尚雄杰,俯视多少岧峣峰。
名花未厌鬓毛白,野草犹凝战血红。
寇盗初平四彝服,傲岸身世谁能容。
幸蒙圣恩放归去,麋鹿性喜林草丰。
沧江一卧岁顿晚,惟爱深夜闻清钟。
虚空打破便无碍,此理真实非机锋。
悬崖撒手百事了,先生之意将无同。
桓公鲁公并辛苦,武乡终竟瘁厥躬。
何如靖节与元直,种秫种菜春融融。
老方学诗不解律,聊赓长句呈河东。
鉴赏
这首清代应宝时的诗,以读薛慰农院长的《钵山志》为契机,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称薛先生为“犹龙”,赞扬他的超凡不俗,既有入世的担当,也有出世的淡泊。他晚年喜好泉石,但并非消极,早年也曾积极仕途。诗人回忆与薛先生共游翠微顶,感叹世事沧桑,个人壮志犹在,但岁月已逝,名利场上的纷争仿佛战场遗迹。
薛院长赠予的《钵山志》让诗人如同登临群玉山,眼界开阔。他们已有十年未见,诗人希望能重聚畅谈。金陵繁华不再,只剩荒凉,与昔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羡慕靖节先生和元直的田园生活,认为回归自然、简朴度日更胜过官场劳碌。
诗中“虚空打破便无碍”一句,寓言般地表达了看破红尘后的豁达心境,认为放下一切束缚后,人生道路将更为顺畅。最后,诗人以桓公、鲁公等历史人物的辛劳与早逝,与靖节、元直的自在生活相对比,表达了对简静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