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以道出游近郊成古诗十六韵
园庐岂不乐,景熟兴未伸。
与客策蹇驴,城东访幽人。
幽人本非约,意往随清真。
市小度啁哳,秋郊迥无尘。
枫林缬居前,蔬畦翠横陈。
烟浓山愈淡,徐步望更新。
田翁出荆扉,笑揖似所亲。
坐对俱不疑,一榻三乌巾。
胸中绝城堑,眼界空越秦。
纷纷痴浊世,等别生颦嗔。
青旗正飘摇,小店恰与邻。
相邀开缥瓮,橙梨共珍醇。
悠然会陶然,此适属隐沦。
我家幸匪远,要办来常频。
平桥指归途,野啭依丛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辰:时辰。宛如:如同。
园庐:园林。
景熟:美景熟视无睹。
蹇驴:跛驴。
幽人:隐士。
清真:清静真实。
市小:小镇。
啁哳:嘈杂声。
枫林:枫树成林。
缥瓮:透明的酒坛。
陶然:陶醉的样子。
匪:非,不是。
野啭:野外的鸟鸣。
翻译
今日天气好,景色如春天般美丽。在园林中难道不快乐,美景当前却未能尽兴。
我与客人骑着跛驴,前往城东探访隐士。
这位隐士并未约定,心向清静自然。
小镇喧闹声嘈杂,郊外则宁静无尘。
枫树林犹如彩色的布料,菜园翠绿一片。
烟雾浓厚,山色更显清淡,慢慢散步期待新发现。
老农打开柴门,笑容亲切如亲人。
我们相对而坐,毫无猜疑,都戴着乌巾。
心中无城府,眼中无国界,看透世间纷扰。
在这混乱的世界里,我们淡然面对,不悲不喜。
青色酒旗飘摇,小店就在附近。
邀请他们打开酒坛,橙子梨子共享美酒。
悠然自得,仿佛陶渊明般逍遥,这是隐士的生活。
我家虽不远,但来访频繁。
踏上平桥,鸟鸣声伴着竹丛指引回家之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春日郊遊图景。开篇“今辰天宇佳,风光宛如春”写出了初春时节的美好天气与景色,接着“园庐岂不乐,景熟兴未伸”则表达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人们自然会感到快乐,而景致也仿佛还未完全展现。诗人随后与朋友策马游玩,前往城东拜访隐居的人士,这些幽居之人原本无约,但出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而意气相投。
“市小度啁哳,秋郊迥无尘”描绘了小镇上人们悠闲的生活,以及郊外秋天的宁静与洁净。接下来的几句“枫林缬居前,蔬畦翠横陈。烟浓山愈淡,徐步望更新”则细腻地描绘了枫树成行的景观、绿色的菜畦,以及远处山峦在烟雾中的朦胧美。
诗中的人物交往也颇为自然,如“田翁出荆扉,笑揖似所亲。坐对俱不疑,一榻三乌巾”写出了与乡村老者愉快的交流和邻里间的友好相处。而“胸中绝城堑,眼界空越秦”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豁达与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纷纷痴浊世,等别生颦嗔。青旗正飘摇,小店恰与邻”诗人感慨世事纷扰,却又选择了远离尘嚣,与邻里和谐相处。接着“相邀开缥瓮,橙梨共珍醇。悠然会陶然,此适属隐沦”则写出了与友人共同享受美酒佳肴的愉悦,以及对于这种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归属感。
最后,“我家幸匪远,要办来常频。平桥指归途,野啭依丛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不远以及经常能够回家的喜悦,以及对归途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