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枢密权公葬婺源之麓八世孙居都昌者作楼以望其丘陇于千里之外名曰寓思虞学士尝为赋诗今楼已废矣九世孙缉来求余诗赋此
元 · 吴当
异乡丘陇近蓬莱,层构当年望眼开。
千里江山遗刻在,百年霜露远孙来。
已无化鹤归华表,空有饥乌下碧苔。
寂寞孝思何所寓,断云衰草两堪哀。
千里江山遗刻在,百年霜露远孙来。
已无化鹤归华表,空有饥乌下碧苔。
寂寞孝思何所寓,断云衰草两堪哀。
鉴赏
这首元代吴当的诗描绘了一幅感怀先人的画面。诗人站在远离故乡的婺源山麓,眼前是权公的陵墓,如同蓬莱仙境般遥远。他回忆起先人曾经的豪情壮志,感叹江山依旧,但岁月流转,百年沧桑,自己已是八世孙,遥望先人的陵寝,不禁生出无尽的哀思。
"异乡丘陇近蓬莱",以异乡和仙境的比喻,表达了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与敬仰;"千里江山遗刻在,百年霜露远孙来",千里江山见证了家族的变迁,而自己作为后辈,只能在寒霜冷露中凭吊;"已无化鹤归华表,空有饥乌下碧苔",借化鹤归仙的典故,表达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如今只剩下乌鸦栖息在青苔之上,更显凄凉。
最后两句"寂寞孝思何所寓,断云衰草两堪哀",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孝思无处寄托的哀愁,以及眼前的断云衰草带来的无尽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先人的缅怀和对家族历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