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录和余梅百咏
宋 · 刘克庄
一已为多况百哉,得君诗卷久惊猜。
乍疑姑射山头比,谁唤勾芒雪里回。
委壤可怜渠有命,倾城岂是子无媒。
直须著意描香影,和靖宗人合咏梅。
乍疑姑射山头比,谁唤勾芒雪里回。
委壤可怜渠有命,倾城岂是子无媒。
直须著意描香影,和靖宗人合咏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已:一个人。为多:经历丰富。
况百:各种情况。
哉:啊。
姑射山头:姑射山仙女(代指超凡脱俗的人)。
比:相比。
勾芒: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委壤:泥土中的生命。
渠:它。
有命:有自己的命运。
倾城:全城的赞美。
子:你。
无媒:没有引荐者。
直须:应当。
著意:用心。
描香影:描绘芬芳身影。
和靖宗人:和靖先生(北宋诗人林逋,以梅妻鹤子闻名)。
合咏梅:一起吟咏梅花。
翻译
一个人的经历何等丰富,得到你的诗卷长久令我惊讶。乍然怀疑你像姑射山仙女般出尘,是谁把你从冬雪勾芒中唤醒。
泥土中的生命虽可怜,但它自有命运;全城的赞美并非你缺少引荐者。
应当用心描绘你的芬芳身影,你如同和靖先生一样适合吟咏梅花。
鉴赏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林知录和余梅百咏》。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窥见到整个作品的深刻内涵与丰富意象。
"一已为多况百哉,得君诗卷久惊猜。乍疑姑射山头比,谁唤勾芒雪里回。"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余梅所赠诗篇的深切感受和惊喜。"一已为多况百哉"暗示着即便是最微小的关注也能转化为广泛而深远的情谊;"得君诗卷久惊猜"则表明诗人对于余梅诗作的期待与长时间的关注,直至惊讶于其才华。后两句中的"乍疑姑射山头比"和"谁唤勾芒雪里回",通过设问的方式,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诗歌传递的情感与信息的追寻。
"委壤可怜渠有命,倾城岂是子无媒。"
这两句中,“委壤”指的是边疆或偏远之地,"渠有命"则意味着即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也能保持自己的使命与信仰;而"倾城"和"子无媒"则象征着诗人对于传达情感与思想的渴望,即便是在没有适当媒介的情况下也不放弃表达。
"直须著意描香影,和靖宗人合咏梅。"
最后两句呼应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强调了需要认真对待内心的感受(“著意”),并通过描绘花的香气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此外,“和靖宗人合咏梅”则表明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赞美梅花,象征着洁净、高洁的品格。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友人诗作的感受、深切的怀念以及对于传达情感的渴望,展现了宋代文学中特有的意境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