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龚观察毅所忧旱且苦催科得雨志喜韵时西方有警
明 · 孙继皋
征赋频年总不禁,忍看云汉只轻阴。
孤城五月愁炊玉,一夜千村慰雨金。
已办丝竿乘野水,却防门巷阻秋霖。
洗兵天意犹难问,听说西师泪满襟。
孤城五月愁炊玉,一夜千村慰雨金。
已办丝竿乘野水,却防门巷阻秋霖。
洗兵天意犹难问,听说西师泪满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面对连年征赋、旱灾与催科压力下的社会现实,以及对自然与政治局势的深切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首联“征赋频年总不禁,忍看云汉只轻阴”,开篇即点出连年赋税重压,百姓生活艰难,即使天空有云,也只带来轻微的阴雨,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无奈。
颔联“孤城五月愁炊玉,一夜千村慰雨金”,通过对比孤城与千村的景象,突出旱灾之严重,五月时节本应是丰收之时,却因干旱而愁苦无粮,一夜的雨水虽解燃眉之急,但对长期干旱的地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颈联“已办丝竿乘野水,却防门巷阻秋霖”,表达了作者在旱情缓解后,准备利用自然条件(如钓鱼)享受片刻宁静的愿望,同时也预见到未来可能再次面临的秋雨阻隔,体现了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洗兵天意犹难问,听说西师泪满襟”则将个人情感上升到对国家安危的高度,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泪满襟头,显示出深沉的爱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以及作者对自然与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关注民生、心系国家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