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日同宋遐叔诣法云遇李公择黄鲁直公择烹赐茗出高丽盘龙墨鲁直出近作数诗皆奇绝坐中怀无咎有作呈鲁直遐叔
宋 · 张耒
休日不造请,出游贤友同。
城南上人者,宴坐花雨中。
金貌散香雾,宝铎韵天风。
鸟语演宝相,饭香悟真空。
尚书三二客,净社继雷宗。
黄子发锦囊,句有造物功。
握中一寸煤,海外千年松。
谁降午睡魔,赐茗屠团龙。
晁子卧城西,咫尺不可逢。
岂无坐中客,终觉少此公。
归帽见新月,扑衫暮尘红。
困眠有馀想,却听寺楼钟。
城南上人者,宴坐花雨中。
金貌散香雾,宝铎韵天风。
鸟语演宝相,饭香悟真空。
尚书三二客,净社继雷宗。
黄子发锦囊,句有造物功。
握中一寸煤,海外千年松。
谁降午睡魔,赐茗屠团龙。
晁子卧城西,咫尺不可逢。
岂无坐中客,终觉少此公。
归帽见新月,扑衫暮尘红。
困眠有馀想,却听寺楼钟。
注释
造请:应酬。贤友:品德高尚的朋友。
宴坐:静坐,闲适地坐着。
金貌:形容人的外貌如金一般贵重。
宝铎:珍贵的佛铃。
真空:佛教术语,指空灵的境界。
尚书: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宾客。
净社:清净的社团或修行之地。
造物功:创作或造就万物的能力。
海外千年松:象征古老和珍贵。
午睡魔:形容午睡时难以抗拒的困倦。
屠团龙:一种珍贵的茶叶。
咫尺:极短的距离。
坐中客:宴会上的客人。
归帽:回家时戴的帽子。
暮尘:傍晚的尘土。
翻译
周末不外出应酬,与贤良好友一同出游。在城南的高僧,静坐在花雨之中。
金色的容貌散发出香气,如香雾缭绕,珍贵的佛铃随天风摇曳。
鸟儿的鸣叫如同诵经,饭香让我领悟到空灵的真理。
尚书府来了三两个宾客,他们延续了雷宗的清净之道。
黄子取出锦囊中的诗句,字里行间仿佛有造物主的力量。
手中的一寸煤,象征着海外千年的古松。
谁能驱散午睡的困扰,赠我一杯龙团茶呢?
晁子躺在城西,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
宴席上虽然有其他客人,但总觉得缺少他的存在。
回家的路上,帽子下新月已现,暮色中衣衫沾染红尘。
困倦之余思绪万千,寺楼的钟声又唤起我的清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的休日场景,诗人与贤友一同出游,享受着城南的美好时光。在花雨中宴坐,感受着金色的面容散发出的香雾,以及宝铎在天风中的和鸣。鸟语交织,如同展现了宝贵的真理,而饭菜的香气则让人悟到真空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尚书三二客”、“净社继雷宗”等,都是对古代圣贤的引用,显示出诗人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学养。黄子发锦囊中的句子,展现了他创造物象的能力,而握中的一寸煤,与海外千年古松相比,显得更加珍贵。
诗人提到“谁降午睡魔,赐茗屠团龙”,可能是在赞美某位高僧或智者的茶艺,能够驱散午后困倦。接着,“晁子卧城西,咫尺不可逢”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诗人感叹“岂无坐中客,终觉少此公”,表达了对某位不常相聚朋友的怀念。
最后,诗人在归途中见到了新月,扑着尘土而回,而困倦时分的心思,又被寺楼上的钟声所打断。这首诗通过多样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感受,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文化积淀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