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淮中却赴洛途中作
唐 · 欧阳詹
惆怅策疲马,孤蓬被风吹。
昨东今又西,冉冉长路岐。
岁晚树无叶,夜寒霜满枝。
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
昨东今又西,冉冉长路岐。
岁晚树无叶,夜寒霜满枝。
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惆怅:忧郁、伤感。策疲马:驾驭着疲惫的马匹。
孤蓬:孤独的飞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岁晚:年底、深秋。
旅人:行旅在外的人。
冥寞:寂静无声,形容无人知晓或关心。
翻译
心中充满忧郁,疲惫的马儿随风飘摇。昨天向东行,今天又向西,漫长的道路让人迷失方向。
年末时分,树木失去叶子,夜晚寒霜覆盖枝头。
行旅之人常感艰辛,默默承受,苍天又能知晓多少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岁末时节,身处遥远的道路上,对于归乡无望而感慨。诗中“惆怅策疲马,孤蓬被风吹”两句,不仅写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更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那种无力回归的忧郁情绪。“昨东今又西,冉冉长路岐”则表达了旅人行走在漫长且曲折的道路上,无尽的旅途让人感到迷茫与困顿。随后的“岁晚树无叶,夜寒霜满枝”生动地勾勒出深秋末了的萧瑟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最后,“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言,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无奈,以及对于命运不公、天道难明的哀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世界。这也正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