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一三一)
唐 · 庞蕴
识若不受尘,心亦不颠狂。
妙智作心师,名为破有王。
须臾證六度,动用五种香。
此即真极乐,亦是真西方。
释迦无量寿,同居此道场。
妙智作心师,名为破有王。
须臾證六度,动用五种香。
此即真极乐,亦是真西方。
释迦无量寿,同居此道场。
注释
识:智慧。若:如果。
不:不。
尘:世俗、尘世的干扰。
心:内心。
亦:也。
颠狂:失去理智或疯狂。
妙智:高超的智慧。
作:作为。
心师:内心的导师。
名:称为。
破有王:破除执着之王。
须臾:瞬间、片刻。
證:证得。
六度:佛教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
动用:在行动中体现。
五种香:象征五蕴(色、受、想、行、识),佛教中表示五蕴皆空。
真极乐:真正的极乐世界。
真西方:象征佛教的西方净土。
释迦:指释迦牟尼。
无量寿:无尽的寿命。
同居:共同居住。
此道场:这个修行的场所。
翻译
如果智慧不受世俗干扰,心境也不会疯狂。巧妙的智慧作为内心的导师,被称为破除执着之王。
瞬间证得六种解脱之道,行动中自然流露出五种香气。
这就是真正的极乐世界,也是真实的西方净土。
释迦牟尼拥有无尽的寿命,与我们共同居住在这个修行场所。
鉴赏
这首诗歌咏佛教理念,其中“识若不受尘,心亦不颠狂”表达了超脱世俗尘埃、心境清明的境界。“妙智作心师,名为破有王”则是说以智慧为导师,能够破除一切执着。下文“须臾證六度,动用五种香”可能是在描绘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速成之法,以及使用五种香进行礼佛的仪式。
整首诗充满了宗教色彩,通过对佛教修行与理想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与解脱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