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晚兴次圭上人韵赏析

晚兴次圭上人韵

明 · 刘崧
何地可幽寻,南方多翠岑。
水流村涧远,树拥石门深。
事感升沉迹,愁牵去住心。
终然恋禅寂,十日坐林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晚兴次圭上人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山林景象。首句“何地可幽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地的向往和探寻,暗示了他对尘世喧嚣的厌倦。接着,“南方多翠岑”点出地点,南方青山叠翠,为诗人提供了理想的隐居之所。

“水流村涧远,树拥石门深”两句,通过流水潺潺、村涧深远以及树木环绕、石门幽深的景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深邃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禅定生活的向往。

“事感升沉迹,愁牵去住心”则转向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被生活琐事牵动的忧虑。然而,他仍然执着于禅寂的生活,希望能沉浸在十日林阴之中,忘却尘世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平静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世俗纷扰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态。

词语解释

禅寂的意思:(1).佛教语。释家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维摩诘经·方便品》:“一心禪寂,摄诸乱意。” 唐 李邕 《郑州大云寺碑》:“发趣如因,弥入禪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遥》:“与 王维 结交,同慕禪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 明 唐顺之 《丹阳别王道思》诗:“平生学禪寂,犹自别离难。”(2).谓坐禅习定。《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师可禪寂于此否?” 苏曼殊 《幽光录》:“﹝僧 祖心 ﹞年二十六,忽弃家为僧,禪寂於 罗浮 匡庐 者久之。”...

林阴的意思:林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湖园》:“百花酣而白昼眩,青苹动而林阴合。”...

南方的意思:[释义](1) (名)南。 (2) (名)南部地区;在我国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 [构成]偏正式:南(方...

去住的意思:犹去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唐 司空曙 《峡口送友人》诗:“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霑巾。” 庞树柏 《鹣鹣引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终难移。”...

升沉的意思:(1).升谓升进,沉谓黜退。指仕宦之升降进退。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始, 仁轨 既官达,其弟 仁相 在乡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与 轨 别籍。”(2).指升进与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神功救物,无遗动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内。”(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见在身。” 宋 杨万里 《又和木犀初发呈张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1).升降。旧时谓仕途得失进退。...

石门的意思:(1). 春秋 鲁 城外门。《论语·宪问》:“ 子路 宿於 石门 。晨门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2).借指贤者。 汉 焦赣 《易林·革之旅》:“ 石门 晨开,荷蕢疾贫,遁世隐居,竟不逢时。”《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石门 守晨, 沮 溺 耦耕。”(3).控制水流的石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灵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輟流。”(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三国志...

十日的意思:(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水流的意思:[释义](1) (名)江、河等的统称。 (2) (名)流动的水。 [构成]偏正式:水(流 [例句]河道经过疏浚;水流畅通。(作主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