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杂讽九首(其四)赏析

杂讽九首(其四)

唐 · 陆龟蒙
赤舌可烧城,谗邪易为伍。
诗人疾之甚,取俾投豺虎。
长风吹窾木,始有音韵吐。
无木亦无风,笙簧由喜怒。
女娲鍊五石,天缺犹可补。
当其利口衔,罅漏不复数。
元精遗万类,双目如牖户。
非是既相参,重瞳亦为瞽。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谗言和邪恶之人的强烈批判与疾恶。"赤舌可烧城,谗邪易为伍"形象地描绘了谗言的危害,它能够像火焰一样燃烧一切,且这种邪恶之徒往往容易结伙。在诗人看来,这种现象必须坚决反对,因此有"取俾投豺虎"的表述,意在强调对这类人的无情打击。

接下来的"长风吹窾木,始有音韵吐"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树木在风中发声——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愤怒与不平,这种声音如同诗人的呐言,吐露着对谗言邪恶的不满。然而,即便没有风,也不会停止这样的呐言,因为"无木亦无风,笙簧由喜怒"表明了诗人情感的强烈与自发,不依赖外界条件。

随后的"女娲鍊五石,天缺犹可补"则是通过神话故事来比喻,即便是在天空出现裂缝的情况下,也可以像女娲补天那样进行修补。诗人借此强调对正义的维护和对谗言邪恶的打击是有可能实现的。

而"当其利口衔,罅漏不复数"则是继续前面对抗谗言之意,通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坚决不再容忍任何漏洞,使得邪恶无从作乱。紧接着的"元精遗万类,双目如牖户"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本质和明辨是非的坚守,如同守护门户般保护着精神的纯净。

最后,"非是既相参,重瞳亦为瞽"则是在强调对真伪的区分,即便在外表上看似相同,但诗人仍然能够一眼识别,这种区分如同拥有双重瞳孔一般明晰。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对于正义与邪恶的鲜明划分,以及对谗言和邪恶力量的强烈批判。通过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形象,诗人展现了自己坚定的道德立场和不妥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