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山人所居
幽人爱此径,樵子少曾来。
竹笋清心馔,松花养性杯。
为君淹俗驾,累日共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静谧画卷。首句“门掩千山里”,以“千山”渲染出深邃的山林环境,一个“掩”字,生动地展现了门扉紧闭,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春风乱碧苔”一句,通过春风轻拂碧绿苔藓的景象,不仅勾勒出春日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隐居之地的宁静与和谐。
“幽人爱此径,樵子少曾来”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居住者的独特身份——“幽人”,即隐士,他们喜爱这条通往居所的小径,而寻常的樵夫却鲜少涉足。这种对比,突出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亲近。
“竹笋清心馔,松花养性杯”则将笔触转向隐居生活的一隅,竹笋作为清雅的食材,象征着隐士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而以松花入酒,则是借以滋养性灵,寓意着精神上的追求与滋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物质生活的简朴与自然,更体现了精神世界的高远与超脱。
最后,“为君淹俗驾,累日共徘徊”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共鸣,希望与隐士长时间地共同流连于这远离尘嚣的世界,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词语解释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累日的意思:◎ 累日 lěirì[day after day;for days] 连日累日不适...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千山的意思:(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樵子的意思:樵夫。 唐 皇甫冉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诗:“苦竹林,香枫树,樵子罛师几家住。”《西游记》第一回:“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五:“浩歌闻谷口,歘见樵子还。”...
松花的意思:亦作“ 松华 ”。1.松树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堕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为女郎之秀。”(2).指松花酒。 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玄髮他乡换, 沧州 此路遐。泝沿随桂檝,醒醉任松华。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3).指松花般的黄色。《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将自己一...
俗驾的意思:世俗人。驾,车驾,借指人。 金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养性的意思:◎ 养性 yǎngxìng[mould a person’s temperament] 陶冶心性...
幽人的意思:(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竹笋的意思:◎ 竹笋 zhúsǔn[bamboo shoot] 从竹子的根状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一经长出地面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尤其被中国人和日本人所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