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广州荔支词(其四十九)赏析

广州荔支词(其四十九)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三月桃花五月油,面脂香泽为谁求。
荔支亦可娇颜色,无那佳人去凤楼。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广州荔支的美丽与娇艳,同时也借物喻人,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三月桃花五月油”,开篇以桃花和荔枝的季节性对比,暗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桃花在三月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荔枝则在五月成熟,仿佛是夏日的热情与甜蜜。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面脂香泽为谁求”,这一句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女性的妆容与香气,暗含对佳人的思念与期待。这里的“面脂香泽”既指女子的美容用品,也象征着她独特的魅力与吸引力。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佳人容貌与气质的赞美,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渴望。

“荔支亦可娇颜色”,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美丽,将其与佳人的娇美相提并论。荔枝的鲜艳色彩与佳人的娇嫩肌肤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张力。

“无那佳人去凤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与无奈。佳人离去,如同美丽的荔枝被摘下,虽有其娇艳的颜色,却无法再与诗人共享。这里运用了“凤楼”的典故,象征高雅与尊贵,隐含了佳人离开后的失落与遗憾。整首诗在赞美与惋惜之间,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佳人的思念与赞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