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台感(其四)赏析

台感(其四)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不为猿鹤与沙虫,毕竟书生误乃公。
伯乐有心收冀北,项王无面见江东!毁家纾难民为乱,观过知仁论有同。
剩此须眉还愧杀,漫劳摄影照青铜!

鉴赏

这首诗《台感(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不为猿鹤与沙虫,毕竟书生误乃公”,诗人以“猿鹤”和“沙虫”自比,暗示自己虽怀才不遇,却不愿像那些隐居山林或随波逐流的人一样,而是认为是作为书生的身份导致了国家的困境。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反思和对国家责任的担当。

颔联“伯乐有心收冀北,项王无面见江东”,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等待伯乐的千里马,渴望被发现和重用;同时,也暗指自己如楚霸王项羽,面对失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

颈联“毁家纾难民为乱,观过知仁论有同”,诗人提到自己为了救助难民,不惜倾家荡产,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同时,“观过知仁”出自《论语》,意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他的品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审视和对仁德的坚持。

尾联“剩此须眉还愧杀,漫劳摄影照青铜!”诗人感叹自己虽有男子气概,但仍然感到羞愧,因为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最后一句“漫劳摄影照青铜”则是一种反讽,意为即使有人为他拍照留念,也无法真正记录下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形象的深刻反思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个人抱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