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雄县城楼二首(其一)赏析

登雄县城楼二首(其一)

明 · 储巏
高秋惬登眺,平楚动悲歌。
楼橹何年废,前朝争战多。
云闲青海戍,尘净白沟河。
翻笑咸平际,金缯满塞驼。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储巏的《登雄县城楼二首(其一)》描绘了秋季登高远望时的感慨。首句“高秋惬登眺”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季节登楼赏景的愉悦心情。然而,随着视线所及,“平楚动悲歌”,眼前的景象触发了他的哀思,楚地的辽阔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接下来的两句“楼橹何年废,前朝争战多”聚焦于城楼的历史遗迹,询问这些楼橹是在哪个遥远的年代废弃的,暗示了这里曾经历过无数战争与变迁。诗人通过怀旧的意象,传达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沉痛记忆的反思。

“云闲青海戍,尘净白沟河”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宁静与战争痕迹的消逝,青海戍楼的云彩悠闲,白沟河畔的尘埃洗净,象征着战乱的结束和边境的安宁。

最后,诗人以“翻笑咸平际,金缯满塞驼”收尾,表达了对咸平年间(北宋时期)那种物资丰饶、边贸繁荣景象的苦笑,暗含对和平时期经济发展的羡慕和对过往纷争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楼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盛世繁华的向往。

词语解释

悲歌的意思:[释义](1) (动)悲壮地歌唱。 (2) (名)指悲哀或哀痛的歌曲。 [构成]偏正式:悲(歌...

登眺的意思: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高秋的意思:◎ 高秋 gāoqiū[cool autumn] 秋高气爽的时节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高秋的意思:◎ 高秋 gāoqiū[cool autumn] 秋高气爽的时节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金缯的意思:黄金和丝织品。泛指金银财物。《新唐书·王晙传》:“告以祸福,啗以金繒。” 清 顾炎武 《自大同至西口》诗之二:“冠带中原隔,金繒异域来。”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詎知海禁洞开,外人环伺,夕贡金繒,晨输土地。”...

净白的意思:◎ 净白 jìngbái[pure white] 洁白净白的花朵...

楼橹的意思:◎ 楼橹 lóulǔ[a movable wooden watchtower] 守城或攻城用的高台战具治楼橹。——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平楚的意思:(1).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 南朝 齐 谢朓 《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唐 李商隐 《访隐》诗:“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平林》:“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2).犹平野。 宋 文天祥 《汶阳道中》诗:“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 清 冯桂芬 《劝树桑议》:“西北诸省千百里,弥望平楚,莫不宜桑。”...

前朝的意思:以前。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元 王祯 《蚕连诗》:“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启 《梦归》诗:“觉来不见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别时。”(1).过去的朝代。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一:“请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在城有个 寳莲寺 。这寺从前朝至今,累世相传,房廊屋舍,数百多间,田地也有上千餘亩。”《红楼梦》第四回:“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 清...

青海的意思:◎ 青海 Qīnghǎi[Qinghai] 中国西北部的省,省会西宁市。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448万(1990)。境内有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全省大部为高原。畜牧业为省经济重要部分。青海为尚待开发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咸平的意思:和平;太平。《宋史·乐志七》:“锡以蕃祉,永保咸平。”...

战多的意思:战功。语本《周礼·夏官·司勋》:“战功曰多。”《新唐书·契苾明传》:“ 李敬玄 征 吐蕃 , 明 为 柏海道 经略使,以战多,进左威卫大将军。”《新唐书·浑瑊传》:“父 释之 ,有才武,从 朔方军 ,积战多,迁累开府仪同三司。”...

争战的意思:◎ 争战 zhēngzhàn[fight] 战争;打仗长期争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