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一)
宋 · 苏轼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注释
寓世:指在尘世生活。安闲:形容生活平静悠闲。
败蒲:枯萎的菖蒲。
破裓:破烂的衣襟。
劝客:邀请或劝导他人。
长斋:长期素食,指修行者的生活方式。
石泉:山中的泉水。
万事错:指过去的种种选择和行为有误。
觉师:佛教中指觉悟的高僧。
翻译
在世间的生活如同梦境,每天过得安逸仿佛过了一年。枯败的蒲草翻来覆去地铺着,破旧的衣衫补了又补接连不断。
劝告客人在竹林中枕风而眠,长久斋戒只饮山泉。
回首过往,一切皆是错误,自觉比起醒悟的高僧还差得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情怀,世间的纷争与忙碌,在诗人看来不过是短暂而虚幻的梦境。而“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则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败蒲和破裓都是不被世俗所重视的事物,却在诗人的眼中成为了享受自然、安逸生活的象征。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一句,通过劝导旅人在风吹竹叶的声音中入睡,以及长时间地饮用清凉的山泉水,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肉体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
最后,“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所有纷争与忙碌的一种反思与释然。在经历了世间的种种之后,诗人回首往昔,不免莞尔自嘲,感慨万千。同时,这也体现出诗人对佛学中“无我”思想的一种领悟和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怀,展现了苏轼在佛教文化中的个人感悟,以及他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