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重游光明寺赏析

重游光明寺

元末明初 · 金涓
梵王宫阙倚崔嵬,积翠缤纷图画开。
啼鸟避人穿树去,老僧迎客下山来。
裁诗石径书青竹,散发云林卧绿苔。
自识个中幽兴熟,杖藜何惜重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光明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象和宁静氛围。首句"梵王宫阙倚崔嵬"以宏伟的宫殿比喻寺庙的庄重,"积翠缤纷图画开"则生动展现了山色翠绿如画的美景。"啼鸟避人穿树去"写出了自然的生机与静谧,"老僧迎客下山来"则体现了僧侣的热情好客。

诗人漫步在"裁诗石径书青竹"的小路上,感受到竹林的清新与禅意,"散发云林卧绿苔"则流露出诗人闲适的心境,愿意沉浸在自然之中。最后两句"自识个中幽兴熟,杖藜何惜重徘徊"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和对幽深意境的熟稔,即使手持藜杖也不愿轻易离开,足见其对光明寺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禅意的山寺游览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避人的意思:犹避世。 唐 吴融 《偶书》诗:“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 武陵源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阮怀宁》:“ 阮 避人於此山,每夕与狎客饮,以三鼓为节。”亦指避世之人。 清 方文 《乾明寺杂咏》:“野寺荒凉三五间,避人于此暂休閒。”...

缤纷的意思:◎ 缤纷 bīnfēn[in riotous profusion] 繁多而杂乱五彩缤纷色彩缤纷...

裁诗的意思:作诗。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沉遘 《西舍》诗:“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 清 吴兆骞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怆然作歌》:“裁诗每题白团扇,纵酒惟赌青羔裘。”...

崔嵬的意思:[释义]〈书〉(名)有石头的土山。联绵式。...

梵王的意思: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亦泛指此界诸天之王。 南朝 梁 刘勰 《剡县石城寺弥勒石像碑》:“梵王四鹤,徘徊而不去;帝释千马,躑躅而忘归。” 唐 李绅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诗》之二:“波动只观罗刹相,静居难识梵王心。”《法苑珠林》卷四三:“帝释在前,梵王在后,佛放常光,照耀天地。”...

个中的意思:◎ 个中 gèzhōng[therein] 此中;其中个中消息...

宫阙的意思:◎ 宫阙 gōngquè[imperial palace] 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小陵之所在。——明· 顾炎武《复庵记》...

积翠的意思:(1).翠色重迭。形容草木繁茂。《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芊。” 张铣 注:“松柏重布,故云积翠。”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中天积翠玉臺遥,上帝高居絳节朝。” 宋 范成大 《谒南岳》诗:“浓嵐忽飘荡,积翠浮云端。” 清 金农 《宿焦山》诗:“縹緲松寥山,积翠下无路。”(2).指青山。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吾欲炭鞴阴阳,鑪燃天地,鼓将邐迤之濬谷,写破连延之积翠。”(3).指春季。 唐 刘长卿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诗:“积翠下 京口 ,归...

老僧的意思:(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青竹的意思:(1).青翠的竹子。 唐 越溪杨女 谢生 《联句》:“珠帘半牀月,青竹满林风。”(2).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 唐 李颀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唐 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五代 齐己 《潇湘》诗:“毕竟输他老渔叟,緑簑青竹钓浓蓝。”(3).借指青史。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仇兆鳌 注:“青竹,即青简。”...

散发的意思:◎ 散发 sànfā(1) [distribute]∶分散发出散发调查表(2) [exhale;yield;give off]∶释放出某种东西散发一股臭气(3) [hang down loosely]∶披散着头发,指解冠隐居散发绝世...

石径的意思:亦作“ 石逕 ”。山间石路。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鴈行缘石逕,鱼贯度飞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嶇,人蹟裁交。”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

图画的意思:[释义](名)在平面上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构成]并列式:图+画 [例句]画图画。(作宾语)...

王宫的意思:◎ 王宫 wánggōng(1) [a royal palace;imperial palace]∶国王居住的宫殿;宫廷(2) [sacrificial altar]∶古时祭日神的祭坛...

下山的意思:◎ 下山 xiàshān(1) [go down the hill]∶从山上走向山下(2) [(of the sun) set]∶太阳西下太阳还没下山,我们就干完了◎ 下山 xiàshān[(of coal mining)slant roadway] 地下采矿时挖掘的没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主要用来由下向上运送矿石...

迎客的意思:(1).迎接客人。《礼记·曲礼上》:“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唐 岑参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2).犹言迎击敌人。《孙子·行军》:“欲战者,无附於水而迎客。” 杜牧 注:“言我欲用战,不可近水迎敌。”...

幽兴的意思:(1).微奥的旨趣。(2).幽雅的兴味。 唐 裴迪 《木兰柴》诗:“缘谿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宋 叶适 《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诗:“更欲添幽兴,惟消桂几枝。” 清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年年花事好,幽兴独徘徊。”...

云林的意思:(1).隐居之所。 唐 王维 《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金 张斛 《还家》诗:“云林无俗恣,相对可终老。” 清 陈大章 《送胡卜子南归》诗:“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2). 汉 宫馆名。《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 霍后 立五年,废处 昭臺宫 ,后十二岁,徙 云林馆 ,乃自杀。”《晋书·外戚传序》:“遂使 悼后 遇 云林 之灾, 愍怀 滥 湖城 之酷。”(3).指 云梦泽 。《文选·枚乘<七发>》:“游涉乎 云林 ,周驰乎兰泽。” 刘良 注:“ 云林 、 云...

杖藜的意思:(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

自识的意思:自己知道、认识。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二:“能参以 孔子 、 子思 、 孟子 之所言,七十二子之所问,而反质之於六经,则自识之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试案尔时人性,莫不絶异其前,入于自识,趣于我执,刚愎主己,于庸俗无所顾忌。”自己记得。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悵然失志。”...

梵王宫的意思:本指大梵天王的宫殿。泛指佛寺。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宋 苏轼 《金门寺中见李留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之四:“一纸清诗弔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元 关汉卿 《齐天乐·崔张十六事》曲:“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 法聪 来报,好事通宵。”豫剧《叶含嫣》:“隐居梵王宫,结交众英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