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述怀
满郊景物唯看竹,一脉渊源溯爱莲。
处世全无人我判,读书还冀子孙贤。
首阳广誉传千古,焉用仓箱到万千。
词语解释
仓箱的意思:《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郑玄 笺:“ 成王 见禾穀之税,委积之多,於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是言年丰收入踰前也。” 朱熹 集传:“箱,车箱也。”后因以“仓箱”喻丰收。 唐 权德舆 《中书门下贺两表》:“籉笠就绪,仓箱可期。”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边储告匱,久无望於仓箱。”...
处世的意思:[释义](动)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 [构成]动宾式:处|世 [同音]处事、处士...
读书的意思:◎ 读书 dúshū(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她读书很用功...
广誉的意思:到处皆知的好名声。《孟子·告子上》:“令闻广誉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韩非子·说疑》:“主有明名广誉於国,而身不难受壑谷鬴洧之卑。” 三国 魏 邯郸淳 《后汉鸿胪陈君碑》:“是以令问广誉,塞于天渊。”...
景物的意思:[释义](名)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 [构成]并列式:景+物 [例句]山川秀丽;景物宜人。(作主语)[同音]憬悟...
看竹的意思:晋 王徽之 爱竹,曾过 吴中 ,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宋 黄庭坚 《寄南阳谢外舅》诗:“看竹辟强宅,閲士 黄公 壚。”...
尼山的意思:(1).即 尼丘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 尼山 枯无华,奄奄山鬼相揄揶。”参见“ 尼丘 ”。(2).指 孔子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昔 尼山 奥旨,传在经师。”《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一·儒家类序》:“ 王通 教授 河 汾 ,始摹拟 尼山 ,递相标榜,此亦世变之渐矣。”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而 宋 之贤者,以为可躋之 尼山 之次。”参见“ 尼丘 ”。...
千古的意思:[释义](1) (名)长远的年代。 (2) (名)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构成]偏正式:千(古...
窃比的意思:谦词。私自比拟。《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 老彭 。’” 刘宝楠 正义:“窃者,《广雅·释詁》云:私也。夫子谦言,不敢显比 老彭 ,故言私比也。” 唐 苏瓌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如临窃比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 宋 陆游 《岁晚》诗:“从宦虽如棋已决,治经窃比茧初繅。”...
人我的意思:(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
首阳的意思:山名。一称 雷首山 ,相传为 伯夷 、 叔齐 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 之巔。” 毛 传:“ 首阳 ,山名也。”《论语·季氏》:“ 伯夷 、 叔齐 ,饿于 首阳 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按, 首阳山 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 首阳山 在 河东 蒲坂 , 华山 之北, 河曲 之中。” 蒲坂 故城,在今 山西省 永济...
万千的意思:◎ 万千 wànqiān(1) [multifarious]∶形容事物所显现的方面多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尚有万千。——清· 林觉民《与妻书》(2) [myriad]∶形容数量多思绪万千...
无人的意思:(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一脉的意思: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
余年的意思:余年指的是剩余的时间,即还有多少年可以活着。...
渊源的意思:◎ 渊源 yuānyuán[source;origin] 源流,本原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事物渊源...
子孙的意思:◎ 子孙 zǐsūn(1)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儿子和孙子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2)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泛指后代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3) 又子孙侯者。人主之子孙。远者及其子孙。...